文欢网

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完成?网友:植入设备截瘫者会怎样

11月26日,‌全国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31岁高位截瘫患者小刘(化名)成功植入由武汉衷华脑机生产的64通道设备。该手术首次执行政府核定的6552元/次侵入......

11月26日,‌全国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31岁高位截瘫患者小刘(化名)成功植入由武汉衷华脑机生产的64通道设备。该手术首次执行政府核定的6552元/次侵入式置入费标准,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正式进入临床收费体系。‌‌

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完成?网友:植入设备截瘫者会怎样

对于高位截瘫的患者来说,这项脑机接口技术就像一扇新打开的大门。它通过捕捉大脑发出的指令,让患者有可能重新控制自己的肢体或外部设备。

一、脑机接口如何帮助截瘫患者

简单来说,脑机接口在截瘫患者身上的应用,就像在大脑和身体“失联”的区域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 工作原理:系统通过植入的电极捕获大脑运动皮层的神经信号。这些信号被放大和解码后,用于控制外部设备,例如功能性电刺激(FES)支具、机械矫形器、机器人臂或计算机光标。

· 主要目标:其核心目的不仅是让设备动起来,更是通过这种“使用依赖型”的重复训练,促进神经系统自身的修复和重组,也就是神经可塑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自身的运动功能。

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完成?网友:植入设备截瘫者会怎样

二、植入设备后患者能做什么

具体到这位患者植入的64通道高通量柔性电极,它能够更精确地监测与手部运动和感觉相关的脑电信号。这意味着未来他有可能实现相当精细的动作。

根据现有研究和临床案例,患者可能获得的功能改善包括:

· 恢复基础生活能力:在实验室环境中,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可用于触发外部的FES支具,从而完成抓取物体、传递物品以及书写简单单词等任务。国内之前的案例也显示,有高位截瘫患者在术后三个月能够实现自主饮食,还有偏瘫患者几乎丧失功能的右手重获了抓握能力。

· 实现站立与行走:一项开创性的案例研究报道了一种“脑-脊髓接口”,它通过驱动脊髓硬膜外电刺激,成功帮助一名慢性四肢瘫患者恢复了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甚至能在不平坦的地面上移动。

· 长期稳定的家庭使用:一项长达5年的随访研究证实,一位使用完全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的患者,能够在家中和社区环境下,平均每天使用系统约38分钟,进行基于运动意图的设备控制,且解码性能长期保持稳定。这表明该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实用的日常生活辅助工具。

首例“医保价”脑机接口手术完成?网友:植入设备截瘫者会怎样

三、本次手术的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次手术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其制度和政策层面的突破。

· 确立收费标准,推动技术普惠:本次手术首次执行了政府核定的6552元/次的侵入式置入费标准,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正式进入了医疗收费体系。这为未来医保可能覆盖部分费用奠定了基础,是走向普惠化、产业化至关重要的一步。

· 技术前景与当前局限:需要了解的是,这项技术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尽管潜力巨大,但研究也指出,目前尚未实现完全的功能自主,其长期疗效、成本效益、可扩展性及安全性(尤其是对侵入式系统而言)仍有待更多研究证实。同时,个体差异、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对于像小刘这样的患者,脑机接口植入物带来的不仅是功能上的改善,更是重建生活信心的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支持,未来有望让更多患者受益。

疑似使用AI生成,请谨慎甄别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3312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