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一棵标价155元的“胶州大白菜”,礼盒上印着醒目的地标标志,网页描述让人心动不已。但收到货后,消费者却发现这棵号称“正宗”的白菜既没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发货地也并非胶州。当记者顺着物流信......

一棵标价155元的“胶州大白菜”,礼盒上印着醒目的地标标志,网页描述让人心动不已。但收到货后,消费者却发现这棵号称“正宗”的白菜既没有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发货地也并非胶州。

当记者顺着物流信息追踪到江苏沭阳的一个农贸市场时,店铺老板坚称这是正宗胶州大白菜,而当地商家却直言不讳:“这跟我们卖9毛钱一斤的白菜没两样。”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01 套牌白菜:普通蔬菜的“华丽变身”

地理标志产品,本是一种知识产权保护标志,象征着一个地区的独特品质和声誉

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实行严格保护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或专用标志

在众多地理标志产品中,胶州大白菜以其悠久历史、独特口感和精细培育而闻名。

正宗的胶州大白菜需要经过严格的选种和栽培过程,口感鲜美,品质独特,因此价格也远高于普通白菜

巨大的价格差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

记者调查发现,在沭阳当地农贸市场批发价仅9毛钱一斤的普通白菜,一旦被包装成“胶州大白菜”,就能在电商平台上卖到一棵155元的高价,价格翻了数十倍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假冒行为并非个例。

记者在不同电商平台的6家不同店铺购买了6棵“胶州大白菜”,请专家进行现场鉴定,结果全是假冒产品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02 无货源店铺:电商平台的“影子游戏”

在这场“套牌白菜”的闹剧中,无货源店铺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种特殊的经营模式在电商平台上相当普遍:买家下单后,卖家自己并没有货源,而是通过购买第三方货源商家的对应商品,再加价销售。

最终由货源商家直接发货,无货源店铺只赚取差价

记者调查发现,一棵来自胶东某地的普通白菜,在无货源店铺的包装下,从15.9元的“胶东大白菜”摇身一变成为“正宗胶州大白菜”,售价24.4元

店铺间复制粘贴的宣传语和图片,让消费者难辨真假。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无货源店铺往往不是单兵作战。

记者按照电商平台页面推荐,从三家不同的旗舰店购买了发货地分别为泰安、青岛、河南南阳的所谓“正宗胶州大白菜”,结果发现这三家不同店铺的货竟然都是由同一个人发出的

进一步查证发现,这三家店铺虽然有着不同的公司名称,但营业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同一个人——于某某。

调查人员还发现,有很多其他店铺的法定代表人也都是这个于某某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03 骗局揭秘:假冒地标产品的套路分解

“套牌白菜”骗局的核心在于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信任

不法商家深知消费者愿意为高品质、有保障的产品支付溢价,便通过虚假宣传,将普通产品包装成地理标志产品。

假冒行为有着明显的规律性

胶州市大白菜协会的会长指出,正宗的胶州大白菜在农历小雪(11月22日)前后才收割,而记者从网上购买的这些所谓“胶州大白菜”都是在11月5日之前购买的,从时间上看根本对不上

也就是说,大量真正的胶州大白菜还未上市,假货却已满天飞

这些假冒产品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

真正的胶州大白菜种植户面对这种冒牌行为,既感无奈又倍感压力。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04 治理困境:监管与保护的盲区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监管范围的广泛性和违法行为的隐蔽性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有2544个,核准的地理标志注册商标达7402件,相应专营商家总数近3.3万家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传统的监管方式显然力不从心。

无货源店铺的跨区域经营和快速注册能力,更使监管难上加难。

记者调查发现的案例中,多个店铺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同一个人,这些店铺一开就是多家,甚至几十上百家,便于投机经营

对于源头的发货人来说,他们往往没有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义对外销售,而是无货源店铺将普通产品包装成地理标志产品,这使得责任认定变得更加复杂。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05 延伸思考:消费陷阱背后的民生之痛

“套牌白菜”只是当前市场环境中各类消费陷阱的一个缩影。

在全国多地,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消费陷阱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消费信心

在上海静安区,一些不法商家将普通的二酯食用油吹嘘成“能降尿酸、防老年痴呆”的“神油”,每瓶售价高达800元;

而一些保健食品更是被宣称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一盒售价竟达上万元

这些商家采用“三步走”策略:先不定期安排员工去周边小区免费发放蔬菜,吸引中老年消费者;

再以会员积分、专人联络等技巧培养感情,最后邀请这些老人参加所谓“培训会”,趁机推销产品

在江苏滨海,一种新型骗局悄然出现——快递面单上的虚假二维码广告

这些印着“扫码领100元话费”“免费兑换礼品”的二维码,让不少消费者心动不已,但扫码后不仅承诺的福利无法兑现,反而陷入“先充值再领奖”的连环套路

滨海县人民检察院调查发现,超过80%的快递面单均印有此类诱惑性二维码广告

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当前消费市场中的信任危机

从套牌白菜到神奇保健品,再到快递面单骗局,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06 破局之道:多方共治守护消费安全

面对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多方共治成为破解之道。

在上海静安区的保健品虚假宣传案中,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行政执法升级,不仅对个案进行整治,还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建立风险划分机制,重点摸排辖区内涉老食品经营主体清单,特别针对有投诉历史、有举报记录的门店,加强监管频次

技术手段也在维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免日上在发现“买真退假”的诈骗行为后,打出了一套“技术+制度”的组合拳:退货验收区加装高清监控,确保从开箱到判定的全过程都有影像记录;

制定“买真退假”专项处理流程;

与大数据部门协同建立风险识别模型,对异常交易实时监控

对于消费者而言,提高警惕和增强辨识能力同样重要。

在购买地理标志产品时,消费者应认准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同时注意查看产品的产地、生产时间等关键信息。

对于价格异常高的所谓“特色产品”,更要保持理性消费心态。

天价白菜背后?电商平台竟隐藏上百家“分身”店铺!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直接产值已超过9600亿元,且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这片繁荣的市场背后,每一个“套牌白菜”都在侵蚀着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信任。

监管者、平台、商家和消费者需要形成合力,让假冒伪劣产品无处遁形,让市场回归诚信经营的本来面目。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3315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