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一家普通的彩票店,一名年轻小伙随手从柜台拿起一张刮刮乐。随着涂层被慢慢刮开,他的呼吸变得急促——10万元大奖赫然出现在眼前!
然而,喜悦仅仅持续了几秒钟。当小伙将中奖彩票递给店主时,对方脸色一沉,以“顾客自己从柜台拿的彩票”为由,拒绝承认这笔中奖。

01 奖金风波再现
这起近日发生在浙江金华道院塘一家彩票店的事件,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根据媒体报道,幸运中得10万元大奖的小伙在遭到店主拒奖后,无奈选择了报警处理。
从现场流露出的信息来看,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取票方式。店主坚持认为,“是小伙自己从柜台拿的彩票”,因此不愿意兑奖。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了现场处置人员的质疑。执法记录中能清晰听到这样的对话:“叔叔”询问店主后,直接反问:“那你为什么会给他?”
这句简单的问话,点破了事件的要害——如果店主真的不认可顾客自行取票的行为,为什么不在当时立即制止?

02 似曾相识的剧情
刮刮乐中奖引发的纠纷,这并非首例。类似的剧情在今年已多次上演。
就在今年7月6日,安徽淮北一条步行街上,一位女子在刮刮乐摊点刮中了百万大奖。摊主当即以女子未付款为由,强行夺走了中奖彩票。
现场瞬间陷入混乱,围观群众纷纷为女子抱不平,有人立即报警。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评论“炸锅”。有人指责摊主“见钱眼开”,缺乏基本的诚信;也有人认为女子未先付款确有不当。
幸运的是,经过调解,淮北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次日发布通报,称双方已达成一致,中奖彩民顺利兑取了奖金。
更早的5月份,湖南娄底某彩票店也发生过类似事件:一男子因与店主熟识,未提前付款就刮奖,中奖后店主立刻翻脸不认,声称中奖彩票应归自己所有。

03 奖金归属的法律视角
从法律角度看,这类纠纷的核心在于彩票买卖合同的成立时间。
法律专业人士分析,只要店主默许或同意顾客刮开彩票,双方就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购买合同关系,无论付款与否,中奖权益都应归刮奖者所有。
类似的权益争议不仅出现在彩票领域。近日,上海一名实习生在公司活动中抽中价值3000元的显卡,却被要求上交公司,理由是其“代表公司参加活动”。
这一事件最终导致该实习生被迫离职,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中奖者:“凭运气中的奖,凭什么充公?”
从司法实践看,法律对类似问题态度明确——如果奖品是“个人行为产生的偶然所得”,那么所有权属于本人,与公司或他人无关。

04 诚信,比奖金更珍贵
纵观这些奖金纠纷,一个共同的模式清晰可见:中奖金额越大,卖方反悔的几率越高。
几元的小奖安然无恙,一旦触及万元乃至百万元级别的奖金,道德危机便瞬间爆发。
浙江金华事件的最新后续是,据警方工作人员透露,事情已处理完毕,小伙被认定为正常购买彩票,目前已顺利兑奖。
这一结果让人欣慰,但事件留下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商业交易中,诚信是最基本的基石。刮刮乐作为一种即时开奖的博彩游戏,其魅力就在于结果的不可预知性。
如果销售方可以因中奖金额过大而随意反悔,那么游戏规则本身将失去公信力。

就在上个月,美国密歇根州一名33岁男子在加油站商店买下别人不要的刮刮乐,竟刮出了100万美元大奖。那个“别人”是否会悔青肠子?我们不得而知。
而加拿大一名70岁的彩票玩家,因涉嫌将团体购买的100万美元奖金据为己有,最近被逮捕并面临多项刑事指控。法律不会容忍失信行为。
诚信缺失的代价,往往比放弃奖金更为沉重。那些因中奖风波而被网友口诛笔伐的店主,即便赢得了官司,却输掉了声誉和客户的信任。
在每一次奖金面前,比运气更重要的,是那份朴素的诚信准则。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