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云冈石窟大佛冻得流鼻涕?真相来了?网友:不是人为因素吧

11月19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十八窟佛像因顶部渗水形成冰凌,被网友戏称为“流鼻涕”。景区回应称渗水系此前雨水较多所致,已通过立体监测网络持续关注。‌‌关于云冈石窟大佛“流鼻涕”这件事,目前......

11月19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十八窟佛像因顶部渗水形成冰凌,被网友戏称为“流鼻涕”。景区回应称渗水系此前雨水较多所致,已通过立体监测网络持续关注。‌‌

云冈石窟大佛冻得流鼻涕?真相来了?网友:不是人为因素吧

关于云冈石窟大佛“流鼻涕”这件事,目前景区官方已回应,这主要是自然因素导致的。不过,文物保护确实面临一些长期且复杂的问题。

️一、 “流鼻涕”的成因与保护现状

根据景区工作人员的回应,近期引发关注的大佛鼻部悬挂冰凌现象,直接原因是此前雨水较多,导致石窟顶部岩体有渗水。近日大同当地气温较低(最低达零下10摄氏度),这些渗水在低温下凝结,从而在佛像的眉骨和鼻子处形成了大家看到的冰凌。

针对渗水、风化等石窟的“老年病”,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早期的抢救性保护,逐步转向了预防性保护和研究性保护。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先进的立体监测网络,覆盖了石窟本体、洞窟微环境等7个方向,洞窟内布设了超过500处监测点位,对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岩体稳定性等多种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为科学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云冈石窟大佛冻得流鼻涕?真相来了?网友:不是人为因素吧

️二、云冈石窟风化的主要因素

云冈石窟的风化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其核心是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

· 水的侵蚀是关键:大气降水(雨水、雪水)是主要水源。雨水渗入石窟顶部和岩体的裂隙,会与岩石中的长石等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岩石结构。此外,水在岩石中移动时会溶解矿物离子,当水分蒸发,这些离子形成的可溶盐会结晶,体积膨胀,从内部撑裂岩石。

· 冻融循环的物理破坏:在寒冷季节,渗入岩石裂隙的水分结冰,体积膨胀(冻胀作用),会对周围岩体产生巨大的压力。经过反复的冻融循环,裂隙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岩石崩解。

· 历史环境问题的影响:根据较早的资料(2007年),云冈石窟周边曾有大量煤矿,运煤的109国道也从保护区附近经过,导致煤尘沉降,使石窟表面覆盖黑尘。此外,燃煤释放的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也会进一步腐蚀石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年代较为久远。实际上,国家曾投入巨资将109国道云冈段改道,以改善石窟环境。

云冈石窟大佛冻得流鼻涕?真相来了?网友:不是人为因素吧

总结

总的来说,此次大佛“流鼻涕”是一次主要由近期降水和低温天气导致的自然现象。石窟的保护确实面临着水害、风化等世界性难题,但保护工作也一直在科学、系统地进行,并且已经从被动抢救进入了主动预防的新阶段。

这些信息能帮助更全面地了解情况。如果你对云冈石窟具体的保护技术,很乐意一起聊聊。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970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