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1月21日中午,在《狂野时代》正式上映的前一天,影片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这一数字使该片成为华语文艺片预售票房冠军,刷新了这一类别电影的纪录。一部标签为“艺术片”、“16......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1月21日中午,在《狂野时代》正式上映的前一天,影片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这一数字使该片成为华语文艺片预售票房冠军,刷新了这一类别电影的纪录。

一部标签为“艺术片”、“160分钟超长片长”的作品,预售5天突破9000万,增速远超同类文艺片,甚至碾压今年的许多商业大片。易烊千玺与导演毕赣的此次合作,在电影市场掀起了一场“狂野”的风暴。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01 破纪录的预售

《狂野时代》自11月16日开启预售后,票房表现便一路走高。8小时即破1000万,5天突破9000万,截至11月19日14时33分,影片预售总票房已突破5000万。

随后两天,该片预售持续高速增长,直至突破1亿元大关。

这一成绩对于文艺片而言堪称现象级表现。与商业大片相比,文艺片通常更注重作者表达和艺术探索,在题材上可能不那么大众。

顶尖的文艺片能够创造惊人的预售纪录,但要跨过“破亿”这个门槛,依然非常困难。

南京多家影院的《狂野时代》场次早已显示“满座”。更有影院经理透露,近期不断有粉丝前来咨询包场,“热度比预想中还高”。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02 毕赣的造梦之旅

从《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到如今的《狂野时代》,毕赣一直是中国导演中那个“最会造梦的人”。

有人爱他如梦如幻的镜头语言,也有人直呼“看不懂”、“太文艺”。但不可否认,他每一次出手,都在挑战电影表达的边界,也挑战观众的理解极限。

2015年,当时26岁的毕赣凭借长片首作《路边野餐》一鸣惊人,获得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新导演奖”。

该片中的42分钟长镜头虽粗糙却奇幻,让观众仿佛在虚实之间穿梭。

毕赣的第二部长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则成为中国电影营销史上一个绕不开的案例。

该片于2018年12月31日上映时,片方打出“一吻跨年”的浪漫营销牌,吸引大量情侣观众购票。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03 狂野的梦境宇宙

《狂野时代》是毕赣导演时隔7年的第三部长片,也是其作品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影片以“人类不再做梦”的近未来科幻世界为背景,讲述唯一沉迷梦境的“迷魂者”(易烊千玺饰)与能看清幻觉的“大她者”(舒淇饰)跨越五重感官的世纪幻梦之旅。

影片的前设是在一个人类停止做梦(从而长生不老)的世界里,有个“迷魂者”是例外,而且可以轮迴转世。

从20世纪初到千禧年前夕,一共5个化身皆由易烊千玺扮演。舒淇饰演负责追捕他的Big Other,除了一首一尾出现,几乎无戏可演。

影片结构上分为五章,同时以五官感觉(视、听、味、嗅、触觉)为主题。毕赣的招牌长镜头在本次作品中也一镜直落近40分钟,其间多次转换视点不着痕迹。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04 市场的双重动力

《狂野时代》的突破,主要归功于主演易烊千玺强大的票房号召力,以及导演毕赣前作积累的影迷基础,形成了“粉丝+影迷”的混合动力。

近期,易烊千玺凭借《小小的我》刘春和一角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他在发言最后特别推荐了自己的新作《狂野时代》,称“这是一部很美的电影,希望大家去电影院观看”。

这一举动无疑为影片宣传添了一把火。

各大购票平台也同步推出了“云包场”自助服务。数据显示,已有不少网友自发包场《狂野时代》。

不少影城针对《狂野时代》推出了特殊场次,如“见字如面”仪式场,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05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预售成绩亮眼,但《狂野时代》仍然面临诸多挑战。160分钟的片长会影响排片数量,而且影片很快就会遇到《疯狂动物城2》的阻击,虽然类型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影响影片后续的排片。

从目前释放的物料以及之前电影节观众的口碑来看,影片可能会比《地球最后的夜晚》好懂一些,但还是有比较高的门槛。

考虑到之前《地球》导演毕赣已经大幅度地挥霍掉了观众的信任,所以路人观众进场应该会十分谨慎。

全国多位一线电影院线工作者预测该片最终票房为1.5亿。有院线经理点评:“应该会是今年卖得最好的文艺片了,一方面是神秘的造势,另一方面是易烊千玺近期的热度。”

在戛纳这样成熟的电影市场,毕赣的作品仍能引发激烈争议,这本身就证明了他的独创性与艺术价值。而创作本身,就是一次狂野的冒险。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预售破亿?文艺片的“狂野”逆袭!

影院里,灯光暗下,160分钟的狂野幻梦开始。大银幕上,易烊千玺饰演的“迷魂者”穿越五个时代,体验五种感官;银幕外,一部文艺片正以破亿预售票房,穿越艺术与市场的边界。

这不再是一场简单的观影,而成为电影市场的事件性时刻——当粉丝经济与作者电影相遇,当商业巨作与艺术探索碰撞,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孕育新的可能。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972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