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固态电池进入超级大周期了吗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

固态电池进入超级大周期了吗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中国电池产业已经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向价值创造的新周期。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于清教表示,尽管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面临价格战、国际贸易壁垒和原...

固态电池进入超级大周期了吗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中国电池产业已经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向价值创造的新周期。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于清教表示,尽管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面临价格战、国际贸易壁垒和原材料波动等挑战,但钠电池规模化和固态电池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固态电池进入超级大周期了吗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

根据最新数据,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9年的120万辆增长到2024年的3140万辆,五年间增长超过25倍。在储能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较2024年底增长约29%。中国企业不仅参与其中,更应成为规则制定者、技术引领者和生态共建者。

固态电池进入超级大周期了吗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

全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理想形态。容百科技研发体系总裁李琮熙指出,到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6GWh。然而,界面、成本与制造工艺是其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张涛认为,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正从“各自为战”走向“多元融合”,最终的全固态电池将是复合体系。武汉理工大学徐林教授也强调,在研发固态电池技术中,要重视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聚焦科学突破。

2025年被普遍视为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元年。蜂巢能源商品战略规划副总经理赵亮透露,其第一代270Wh/kg方形半固态电芯已搭载欧洲豪华品牌电动车,并建成2.3GWh全球最大规模半固态产线。比克电池固态技术总工程师占孝云补充道,公司在半固态电池领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预计明年上半年有批量订单。张涛提出,从量产化角度看,固液混合电池已进入市场阶段,全固态电池目前处于研发后期。他提出了质量、成本、交付三阶段达标路径。

固态电池的技术变革引发全产业链的深度重构。诺德新材料产品总监吴大贝指出,硫化物体系成为主流商业化电解质方向,硅基、锂金属等高性能负极材料逐步成为首选。针对传统铜箔无法应用的问题,诺德股份开发了专为固态电池设计的NL-FN镀镍合金箔。隔膜企业青岛蓝科途销售总监李勇表示,公司推出的4微米超高强度隔膜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设备供应商洪田科技总经理朱开星分享了真空镀膜在电池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庆太蓝新能源董事长高翔强调,安全是固态电池的第一使命。德赛电池副总裁郭庆明提出“主动安全”理念,公司开发的AI电芯可以实时感知充放电过程中气体产生的速率,实现电芯级预警。雄韬电源副总裁陈宏则强调,产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装机量和市场份额上,还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价值、安全可靠的信任价值以及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价值。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介绍,通过打造“5+1云平台”,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发布的行业竞争力榜单显示,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等新兴领域正在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于清教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固态电池的竞争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生态与时间之争。随着半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和全固态电池研发的持续突破,中国电池产业正迎来从“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机遇。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3187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