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3.9元编程课背后的分期陷阱:谁在“收割”父母的养老钱?

“阿姨,这课原价3999,现在只要3.9元体验,学会AI就能赚钱!”今年三月,退休教师李国华被这则广告吸引,点击购买了某机构的“DeepSeek入门课”。然而,体验课还没上完,销售就开始了持......

“阿姨,这课原价3999,现在只要3.9元体验,学会AI就能赚钱!”今年三月,退休教师李国华被这则广告吸引,点击购买了某机构的“DeepSeek入门课”。

然而,体验课还没上完,销售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电话轰炸,声称“名额有限”、“零基础月入三千”,劝说她报名3198元的高级课程。

当李国华表示手头没有足够现金时,对方热情地指导她如何操作手机办理分期付款。“他们跟我说,每个月只要付266元,一点也不影响生活。”

3.9元编程课背后的分期陷阱:谁在“收割”父母的养老钱?

01 低价诱饵:3.9元课程如何撬开老人钱包

李国华的遭遇并非个例。在江西,另一位七十二岁的退休会计王阿姨,同样被“李大爷月入3万”的AI课程广告吸引。

她支付了5980元购买“AI创富课”后,发现所谓的高深课程,不过是某短视频软件的模板教程。

这类课程通常打着“免费学习AI”、“结业推荐高薪兼职”的旗号,专门瞄准渴望追赶时代潮流的老年人。

家住青海的田雨发现,他七十岁的母亲在短视频平台上接触AI课程后,从最初199元的基础课,到1399元、2880元的进阶课,转账次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

田雨无奈地说:“母亲说100个人一个群,群里有人发截图说今天挣多少钱,明天挣多少钱,我估计那全是‘托儿’。”

更令人忧心的是,当子女试图劝阻时,这些已被“洗脑”的老人反而教育子女:“AI时代,不主动学习就等着被淘汰。”

02 营销陷阱:从免费试听到分期付款的套路

这些针对银发族的AI培训班,已形成一套完整营销链条。它们常以“免费课程”、“适合零基础学员”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进行体验。

一旦老人上钩,机构便展开精心设计的话术推销。成都市民乔女士发现七十岁的母亲最近经常挑灯夜战学习AI,再三追问下才得知老人刚开始是免费学习,后来花了6680元报了一个培训班。

当老年人表示经济困难时,销售会立即提供“解决方案”——分期付款。有大学生反映,在报名成都未来虫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Python编程课后,被工作人员引导开通了“分期缴费服务”。

这种分期付款方式,巧妙降低了老人的心理防线。每月几百元的还款额,听起来确实不像一次性支付数千元那么令人心疼。

3.9元编程课背后的分期陷阱:谁在“收割”父母的养老钱?

03 心理机制:老年人为何深陷AI课程骗局

老年人对AI课程的热情,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与心理原因。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袁杰分析,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分工的角度,到了离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内心价值感的缺失需要被弥补

袁杰表示:“这个阶段如果他会找到一些关注点,比如AI代表高科技很时髦,甚至如果会使用AI代表还挺年轻的,满足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心理关切。”

在昆明,七十岁的孙德胜老人正在老年大学上《AI智能应用课》,他的想法代表了众多同龄人:“老年人必须得学点高科技,现在出门都离不开手机,要是不会,那真的是落伍了。”

不法机构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弱点。浙江大学科技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喨指出:“一些机构利用老年人的‘怕脱节’心理,套路老年人‘知识付费’已经较为常见。”

04 课程真相:宣传与实际情况的天壤之别

这些标榜“零门槛致富”的课程,实际内容究竟如何?记者调查发现,多数所谓的“AI教学”仅是教用户套用固定模板生成内容

某科技公司算法工程师一针见血地指出:“AI技术必须与具体行业结合,绝非一键生成摇钱树。”这类宣传利用老年人对技术的认知差,将工具使用夸大为“核心技术”。

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精武表示,目前市面上一部分针对老年人的线上AI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名不副实”。

“客观而言,这些AI课程并没有像营销宣传那般提供实用性的专业技能教学服务,更多的是在讲授一些‘AI很重要’‘AI的产业前景’等对老年人并无太大实际作用的‘水文’。”赵精武说。

3.9元编程课背后的分期陷阱:谁在“收割”父母的养老钱?

05 维权困境:老年人遭遇课程诈骗的艰难维权

当老年人发现课程不符预期,试图维权时,却面临重重困难。四川知石律师事务所律师梅安石指出,老年消费者在购买课程前难以全面了解课程内容的真实性和质量,容易被晦涩难懂的技术概念绕进去。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搜索“AI课”关键词,显示有4800余条相关投诉,涉及金额多数在数千元,大多投诉货不对板、退款难。

有网友觉得课程与宣传严重不符要求退款时,培训机构却以课程已经全部交付且不影响其继续学习为由拒绝退款。

更麻烦的是,部分商家利用格式合同设置苛刻退费条件,导致消费者事后举证困难。而许多老年人连合同都没有仔细阅读,更不用说保留证据了。

06 正规途径:老年大学AI课程的积极探索

与不良机构的虚假课程相比,正规老年大学的AI教育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今年春季,济南老年人大学首次开设AI课程,引领老年人开启AI科技探索之旅。

这些课程一推出就受到热烈欢迎。济南老年人大学副校长樊祥钦介绍:“起初,我们计划开设两个班,招收60名学员,结果招生系统开启仅10秒钟,课程名额就被一抢而空。”

正规老年大学的AI课程更加注重适老性。济南老年人大学的教师郑文龙介绍,教学团队最初编写的教案理论性偏强,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老年学员更需要实操指导。

于是,他们及时调整课程设计,大幅删减理论内容,加大实操环节的比重

3.9元编程课背后的分期陷阱:谁在“收割”父母的养老钱?

07 防骗指南:如何为老人筑起AI课程防火墙

面对层出不穷的AI课程骗局,老年人该如何辨别?法律专家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千万不要被虚假宣传广告诱导,要理性消费,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四川知石律师事务所律师梅安石提醒:“任何承诺‘零基础’‘自动变现’的课程,都违背了市场经济中投入产出对等的基本规律。”

老年人在购买课程前应多方核查培训机构营业执照及相应资质,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承诺内容,保存宣传海报、聊天记录等证据。

2025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生效,这是我国首次针对预付式消费的全国性司法解释,而教培行业被列为重点监管领域。

根据新规,消费者付款后7日内可无理由退本金,但从经营者处或其他经营者处已体验过相同服务的除外。

在昆明,七十岁的孙德胜老人选择在正规老年大学学习AI课程。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操作步骤,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重点,他都会一一记录下来。

“子女平时工作忙,遇到手机使用问题,他们又经常不在身边。”孙德胜说,“与其等着‘教’,不如主动出击‘学’。”

他的学习不为追逐虚假的致富梦,而是真正为丰富自己的银发生活。正如他所说:“在班上我与同学交朋友,互相交流,无形之中充实了自己。”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971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