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一袋猫血售价800元,流浪猫被抽干血液后无声消失。暴利催生的地下血库无视生命,监管真空让宠物医疗陷入黑暗。当爱心领养变成血腥交易,我们该如何守护这些不会说话的生命?...

一袋猫血售价800元,流浪猫被抽干血液后无声消失。暴利催生的地下血库无视生命,监管真空让宠物医疗陷入黑暗。当爱心领养变成血腥交易,我们该如何守护这些不会说话的生命?

一袋43毫升的猫血,售价近700元;一只流浪猫的性命,在抽血者眼中不过是一张张钞票。

近日,一段揭露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中,一只小猫躺在杂乱的环境中,血液正通过针管不断被抽走,而操作者对此漠不关心。这条灰色产业链的曝光,引发了公众对宠物用血来源和监管的强烈关注。

据曝光此事的博主讲述,他最初因自家猫需要输血而接触到这个灰色产业。一袋猫血售价高达800元,然而他的爱猫在输血后仍因细菌感染不幸死亡。悲剧促使他决定深入调查这些“血库”的真相。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01 血库黑幕:流浪猫的致命交易

“那些人手持针管给一只猫抽血,视频中的小猫已经不大,也没有了意识。”一名亲历者描述,抽血者手中的血袋已经装了不少,对于小猫体型来说严重超量。

通常情况下,猫捐血量每公斤体重不应超过10毫升,这意味着一只5公斤的猫,献血量最多50毫升,而且捐血间隔不得小于6周。

然而,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这些基本规则被完全无视。

流浪猫成为主要受害者,因为它们获取成本低甚至零成本。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流浪猫后,便开始了残酷的抽血过程。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02 暴利驱动:宠物医疗的黑暗角落

随着中国宠物猫数量激增(2024年已达7153万只),宠物医疗需求也大幅增长。当猫因失血、溶血或造血功能问题导致严重贫血时,输血就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正规渠道难以满足用血需求的情况下,地下“宠物血库”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为暴利行业

一位宠物保护志愿者透露,这些所谓的“血库”常自称某生物科技研究所或公司,与宠物医院、猫舍合作,通过提供猫血盈利。

“若使用这里面的猫血,价格极为昂贵,50毫升猫血可能需要800元,甚至更高。”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03 血源乱象:从流浪猫到寄养宠物

更令人震惊的是,不法分子获取猫只的手段层出不穷

有些人完全零成本做这个买卖,他们伪装成好心人,回应网上的领养信息,特别选择大猫,因为大猫领养率低,且血液更多。

这些被领养的猫最终沦为“血猫”——一个行业内对专门提供血液的猫的称呼。

这并非首次曝光宠物血液非法交易。2023年8月,广东广播电视台曾报道广州白云区维特欣宠物医院的前员工报料,医院经常给寄养的健康猫狗抽血

据报料人回忆,被抽取血液的多数是送到宠物医院寄养的健康猫狗,主人们根本不知情。抽取的血量根据宠物体重判断,猫咪最多抽取200毫升。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04 监管真空:无法可依的宠物输血

面对这一灰色产业,监管却几乎无能为力。多位律师指出,目前没有针对“宠物输血”的行政法规或强制性国家标准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律师表示:“应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宠物血库的设立条件、审批流程、运营规范等,对非法采血、血液买卖等行为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监管的缺失导致这一行业长期处于灰色地带。一方面,宠物用血需求真实存在;另一方面,正规渠道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导致地下血库泛滥。

一位宠物保护志愿者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宠物血库系统,若遇到猫需要输血,多靠民间互助。

猫主通过自家养的其他猫咪或朋友家的猫咪捐血,或者在宠物群、网络上发布用血需求,一些爱心人士会愿意让自家猫咪捐血,猫主通常给予300元至500元补贴并报销往返路费。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05 输血风险:不规范操作危及宠物生命

非正规渠道的血液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从流浪猫身上抽取的血液,可能携带各种病原体。

在非无菌环境下操作,不仅对供血猫是折磨,对接受输血的宠物也构成生命威胁。

广州一位宠物医院医生介绍,猫的血型有A型、B型和AB型,其中A型最为常见。输血时,需先匹配猫的血型,还要对捐血的猫做详细的健康检查,如血液检查、疾病筛查等。

某网站发布的《猫咪输血护理指南》显示,献血猫咪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已成年且年龄在1-8岁之间,体重超过8斤,性情温顺且对医院环境无过度压力反应。

此外,还需身体健康无病且已接种完全、完成驱虫,目前未服用任何药物、未怀孕,并最好居住在室内。

然而,地下血库完全无视这些规范,只顾追求最大利润。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06 破解困境:多管齐下规范宠物用血

面对这一乱象,法律专业人士建议多管齐下。赵良善律师认为,除了制定相关法规外,还应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

“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合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宠物血库的日常监督检查。”

同时,严格宠物诊疗机构的审批,“对开展输血业务的机构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能力。”

此外,还应“推动行业自律,发挥宠物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引导宠物血库和宠物医院遵守道德和职业准则。”

一些地方也开始尝试建立宠物血源互助社群,通过爱心人士让自家猫咪捐血的方式,满足紧急用血需求。

这种互助模式既保障了血液安全,又避免了虐待动物的问题。

流浪猫沦为“移动血袋”:起底广州动物血库灰色产业链

在广东佛山,崔先生用自家养的猫为救助的流浪猫捐了血,43毫升血,宠物医院收费近700元。

而在灰色地带的另一端,一只只流浪猫被抽干血液后,无声无息地消失。

人性的贪婪与生命的脆弱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交织,折射出宠物医疗行业快速发展背后的监管困境。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7176.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