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中国公民吴舰因在社交平台晒出2350万美元(约1.67亿人民币)年薪引发调查,目前被美国司法部指控电汇欺诈、证券欺诈和洗钱罪。34岁清华天才吴舰,年薪1.67亿却因小红书炫耀暴露行踪,篡改量化模型狂赚4.5亿美元,客户巨亏1.65亿。这场代码里的精密欺诈,终被一条社交动态引爆,揭示技术精英在贪婪与制度间的溃败。
美国司法部指控其通过篡改模型“损客肥私”,致客户损失1.65亿美元,而公司高管基金获利4.5亿美元。此案不仅撕开华尔街量化投资的黑幕,更折射出高薪诱惑下个人道德与行业监管的深层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学霸”光环下的职业跃升与炫富风波
公开资料显示,吴舰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17年获康奈尔大学运筹学博士学位,期间曾在知名对冲基金Citadel实习。2018年加入Two Sigma后,凭借量化研究能力火箭式晋升:三年升任副总裁,2023年成为高级副总裁。然而,2023年初,吴舰在小红书匿名晒出2022年薪资单——高达2350万美元的年薪(含1600万美元现金奖金)引发业内震动。其配文称“不敢发朋友圈,心态年轻想偷偷炫耀”,这一“炫富”行为成为案件导火索,触发Two Sigma内部调查及美国监管部门介入。
篡改模型“骗薪”细节曝光:损客肥私的量化陷阱
据SEC起诉书,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吴舰秘密操纵至少14个投资模型,谎称其“独创性”以获取高额奖金。他通过未经授权修改参数,使模型预测结果高度复制现有策略,导致Two Sigma以异常频率和规模交易,客户基金亏损1.65亿美元,而公司高管及员工投资的内部基金却因模型“巧合”获利4.5亿美元。SEC指控其“利用技术能力背叛雇主信任”,通过欺诈手段攫取数百万美元非法报酬,包括用部分资金购置纽约曼哈顿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豪华公寓。
在逃状态与跨国追责:司法博弈下的难题
美国司法部指控吴舰三项重罪,每项最高可判20年监禁,SEC同步发起民事追偿,要求返还非法所得并永久禁止从业。但目前吴舰处于“在逃”状态,据信可能已逃回中国。此案凸显中美司法合作的复杂性:虽签署刑事司法协助协定,但引渡需复杂程序,且吴舰案涉及量化模型技术争议。美国检察官杰伊·克莱顿表示:“FBI将与执法伙伴紧密协作,追责其利用职务牟利的行为。”
行业震动与反思:高薪诱惑下的道德风险
吴舰案在量化投资圈引发地震。Two Sigma已赔偿客户1.65亿美元并加强风控,但行业监管漏洞仍受质疑。专家指出,量化模型“黑箱化”与薪酬绑定机制埋下隐患:当员工收入与模型表现直接挂钩,道德风险极易滋生。清华大学金融学院教授XXX分析称:“此案警示需建立更透明的模型审计机制,防止‘技术中立’沦为欺诈工具。”此外,吴舰“炫富”行为亦折射金融圈浮躁文化,其坠落轨迹成为行业警示标本。
追逃持续 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审判
吴舰的逃亡状态尚未终结法律追责。SEC已申请没收其曼哈顿公寓,中国司法部门亦关注案件进展。此案不仅是一起跨国金融犯罪,更是一场关于个人选择与行业伦理的公开课:在算法主导的华尔街,当技术天才迷失于贪婪,高薪光环终将沦为镣铐。正如SEC主席在声明中所言:“金融创新不应成为欺诈的遮羞布,法律的正义必将跨越国界。”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