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的棚架如同干枯的藤蔓,迅速将火焰从一栋楼引向另一栋,黑烟笼罩下,香港大埔宏福苑的八座住宅楼中有七座陷入火海。
一位在香港中环工作的市民,在火灾发生十余小时后,仍能看到最初起火那栋楼宇窗口蹿出的火苗。浓重的烟雾持续不断升腾,将天空染成灰蒙蒙一片。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燃烧气味,即使戴着口罩,浓烟仍无孔不入,沿途散落着大量黑色的燃烧残留物。
截至11月27日下午,这场已经持续燃烧超过27小时的大火,造成了55人遇难、72人受伤的惨剧,其中包括一名殉职的消防员,还有数百人登记失联。

01 五级火警,香港最高火灾等级
香港消防处于1964年实施火警分级制,分为一至五级,以及更高的“灾难级”,共六个级别。
当火警达到五级时,意味着火警形势持续恶劣,完全失去控制,需要更多支援。
根据官方资料,五级火警一般最少要动用35辆消防车、150名消防员及26至50条消防喉在场,并改由消防总长指挥。
这种最高级别的火警在香港历史上并不多见。
本港过去发生的五级大火,包括1996年油麻地嘉利大厦五级火,共造成41死80伤,是自实施分级制后死伤最严重的事故。
2008年旺角嘉禾大厦五级火,共造成4死55伤。而此次大埔宏福苑火灾,是香港回归以来发生的第二宗五级大火。

02 连环火灾,7栋大厦陷入火海
这场大火始于11月26日下午2时51分,当时香港特区政府消防处接获大埔宏福苑火警报告。
仅11分钟后,下午3时02分,火警便升为三级。随着火势迅速蔓延,到下午6时22分,火警已被升为五级。
起火的宏福苑共有8座大厦,正进行包括外墙维修在内的大维修,所有大厦事发时均搭有棚架及盖上棚网。
火灾从一座大厦蔓延至7座大厦。现场视频显示,宏福苑宏昌阁外墙棚架燃起大火,火势达数层楼高,浓烟席卷半空。
部分建筑材料掉落,楼内部分住宅单位内更有火焰喷出窗外。现场不时传出爆炸声,附近部分建筑已受波及,情况危急。

03 立体燃烧,救援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此次火灾救援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截至27日凌晨,现场已动用11条消防喉、8架旋转钢梯、200余辆消防车辆及约100台救护车辆,超过1200名消防及救护人员、1000名警务人员投入救援。
消防处副处长陈庆勇表示,据初步判断,多处杂物及竹棚在火情中被点燃,并受风势影响飘散到附近大厦,最终火势蔓延至8幢大厦中的7幢。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黄鑫炎分析:“如果整栋楼全部铺满竹制脚手架,风险是非常大的。火直接沿着竹子往上蔓延,根本没有阻隔,可能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来不及做任何反应。”
这种“易燃外衣”一旦被点燃,让整栋大楼瞬间陷入火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王禹指出,此次火灾是一场典型的高层建筑“立体交互火蔓延”。
“强风作用改变了火焰形态,增强了对流和辐射传热强度,造成火势在建筑内部及建筑之间快速蔓延。与此同时,产生的‘飞火’也有可能随风飘散,点燃远端可燃材料。”
火势在蔓延过程中容易造成玻璃等脆弱构件热破裂行为,形成 “内攻外、外攻内”的三维燃烧,加之城市高密度环境,最终击穿了楼宇间的物理防线。
消防救援还面临着“烟囱效应”的挑战。
这种现象是指在相对封闭的垂直空间内,由于气流对流而促使烟气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现象。该现象通常经由楼梯间、管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竖向蔓延。
消防处在记者会上指出,涉事楼宇共7座,不仅建筑面积大,且外围搭有棚架并堆放发泡胶,增加了救援难度。
加之火势导致竹棚受损,存在倒塌风险,而火场内部温度极高,救援人员需逐层向上推进,需要一定时间。

04 英雄牺牲,37岁消防员殉职
在这场艰苦的灭火战斗中,一名消防员不幸殉职。
殉职的消防员何伟豪37岁,隶属沙田消防局,他在处理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期间,被发现昏迷,其后送往威尔斯亲王医院,于26日下午4时41分不幸殉职。
消防处处长杨恩健表示,何伟豪服务消防处约9年,一直克尽厥职,表现英勇。
对于痛失这位尽忠职守的同事,他感到非常难过和惋惜,部门上下均感十分痛心。
此外,还有7名消防员受伤,加入到总共72名送院伤者的行列中。

05 全城援助,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火灾发生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跨部门紧急会议,实时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
他对大火导致多人伤亡表示极度哀伤,并对死者家属和伤者致以深切慰问。
各政府部门全力协助受火警影响的居民。民政事务总署、民政事务处及社会福利署在现场设立援助站,并安排受影响人士入住临时庇护中心。
教育局已派出教育心理学家及大埔区学校发展组人员前往临时庇护中心,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支援。多间区内学校27日停课。
社会各界的援助行动同步展开,各类救援物资持续涌向各临时庇护中心,志愿者彻夜忙碌。
在东昌街社区会堂临时庇护中心,来自特区政府民政事务部门、警务处、民安队、关爱队的人员都在帮忙。
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有人铺设床垫,有人给居民派发水和食物,有人负责登记居民需求,有人安抚居民情绪。

06 调查启动,三人涉嫌误杀被捕
随着火势逐渐受控,对火灾原因的调查也迅速展开。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介绍,经过初步调查,发现有关大厦的外墙物料着火后的蔓延程度,较一些合规格物料远远猛烈和蔓延得快,警方觉得不寻常。
此外未受波及的屋苑大厦玻璃窗贴着一些发泡胶板,也不寻常。
香港警方表示,发现建筑物外墙有保护网、防水帆布、塑料布,疑未符合防火标准。
另有一座未波及的大厦每层电梯大堂窗外都有发泡胶包封,易燃且可能加速火势蔓延,不排除发泡胶是迅速蔓延的原因。
警方以涉嫌“误杀”拘捕了负责大厦维修工程的3名负责人,包括2名董事及1名工程顾问。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会做全面的调查,查出火警起因。警务处、消防处已经成立了专案小组全面调查。

据消防处公布,截至27日下午3点,宏福苑8栋大楼中已有4栋大火被扑灭、3栋的火势得到控制。
但仍有救援人员在高温度、高风险的环境下,逐层向上推进,执行破门行动,绝不放弃任何救援机会。
街头上,市民自发组织起来,为消防员和受灾群众送来饮用水和食物。
空气中仍弥漫着焦糊味,但废墟之上,人们已经开始守望相助,等待着这场都市大火的最终熄灭。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