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呼啸而过,五名老人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在应急车道上艰难前行,他们刚刚来海南过冬,却因为一个导航错误,误入了本不该出现的危险境地。
十一月十二日的海南儋州万洋高速,一群特殊的“驾驶员”引起了过往车辆的关注。五名老人驾驶着电动三轮车,组队行驶在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上,身旁是飞驰而过的汽车。
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发公众担忧。当天早上九点左右,高速交警接到报告后迅速赶赴现场,将这些老人拦截并带离高速。

01 高速路上的银色车队
目击者回忆,当天早上八点左右,在儋州万洋高速上,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四、五辆银色电动三轮车,正沿着应急车道行驶。
这些车辆被误认为是电动轮椅,但警方后来澄清,它们实际上是老年人常用的电动三轮车。
视频显示,这些老人驾驶的三轮车与高速行驶的汽车擦肩而过,场面惊险。路过车辆的副驾驶乘客记录下了这一场景,并迅速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将视频传送给了属地交管部门。
02 不熟悉的路线,误导的导航
为什么一群老人会冒险驾驶电动三轮车上高速?儋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给出了解释:这些老人是 “候鸟老人” ,刚来海南过冬,对当地路况不熟悉。
他们完全依赖导航设备的指引,结果被引导上了高速公路。
“因为海南的高速是没有收费站的,他们可能是开导航就上来了。”儋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接线工作人员表示。
这个细节解释了为何老人们可能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误入高速道路系统。

03 迅速响应,安全撤离
接到报告后,交警部门迅速采取了行动。大约在接到报告后半小时内,交警已经赶到现场,安全地将5名老人引导下了高速。
警方没有对老人们进行严厉处罚,而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保证今后不会再犯了,后面也是感到后怕了。”
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对老年人群体的人性化执法,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04 法律界限与安全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行人、非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同样,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辆,也被禁止驶入高速。
电动三轮车正是被明确禁止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类型之一。
一位事故交警解释了潜在风险:“这样的车辆上了高速不仅会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也会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的快速行驶使得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05 导航便利下的隐患
这起事件引发了关于过度依赖导航技术的思考。警方提醒,使用导航前应设置好出行方式,确认导航目的地。
“自驾机动车才可选择驾车,骑行电动车、自行车应选择‘骑行’。”事故交警强调。
同时,警方建议在线路开始前先注意查看是否存在禁行的路段,确认后再出行。
06 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这起事件折射出老年人在智能技术面前面临的困境。他们不熟悉现代导航工具的设置和使用,容易因错误操作而陷入危险。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其他出行场景。有报道称,一位老年人在机场因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下载购票APP,在航站楼里辗转求助多位旅客,才由热心人帮忙完成线上购票和值机。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数字化时代,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成为一个社会课题。

07 万一误上高速,该如何自救?
交警部门提供了专业建议:若是骑着自行车、电动车等车辆误上高速时,驾驶人应立即把车子停靠在应急车道上,人员迅速撤离到高速公路护栏外,并及时报警求助。
关键时刻,这一自救措施可能挽救生命。
不应继续前行或试图自行寻找出口,而应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交警最终安全将老人们护送下高速,并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教育。一位警方人员表示,老人们已经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保证今后不会再犯了,后面也是感到后怕了”。
这些“候鸟老人”面对海南不熟悉的路况,依赖导航却反被误导。
随着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占总人口的22%,如何帮助老年人安全跨越“数字鸿沟”,已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社会课题。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