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测试车辆在天门山陡峭的台阶上突然下滑,撞断护栏的惊险画面,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了一场关于品牌信任的深度思考。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曾在社交平台上高调预热:“我们的X3L正在筹备挑战张......

测试车辆在天门山陡峭的台阶上突然下滑,撞断护栏的惊险画面,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了一场关于品牌信任的深度思考。

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曾在社交平台上高调预热:“我们的X3L正在筹备挑战张家界天门山的999道天梯,这将是一场中国车从未有过的挑战。”然而,11月12日的实际挑战结果却与这份自信形成鲜明对比。

一辆黄色奇瑞风云X3L在攀爬天门山“天梯”时突然下滑,撞断景区护栏后停滞。现场视频记录了这一惊险时刻,画面中车辆在陡峭的台阶上失控后退,令观看者心惊胆战。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01 事故回放:天门山惊魂一刻

多段网络视频记录了这场天门山惊魂。一辆黄色奇瑞风云X3L在坡度极陡的台阶上尝试攀爬时,突然失去动力开始下滑。

车辆在倒退过程中撞击护栏,造成部分护栏损坏,最终停滞在台阶上。

据目击者描述,车辆撞坏护栏后,停在原地两个小时都没有动。这一画面与奇瑞此前高调宣传的“100%爬坡能力”形成鲜明对比。

天门山天梯绝非普通台阶。这条“量产车禁区”全长近300米,垂直落差150米,共有999级台阶,平均坡度达45度,局部路段甚至超过60度。

台阶表面湿滑,且每级台阶宽度仅有约30厘米,对车辆性能构成极大挑战。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02 四次道歉:从“防护绳脱落”到“风险预估不足”

事故发生后,奇瑞汽车在12小时内发布了第一次致歉声明,称“测试场景未充分说明,引发误解深表歉意”。然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批评其避重就轻。

随着舆论发酵,奇瑞隔天发布第二次致歉,承认“测试场景设计欠妥”,并宣布下架相关视频。但声明中对“是否造假”、“为何用人推”等核心问题只字未提。

第三次致歉中,奇瑞承诺“对已购车用户提供免费越野性能升级服务”,并邀请媒体参与真实路况测试。

但网友发现,所谓的“性能升级”只是刷写发动机程序,对硬件毫无改动。

在舆论即将失控时,奇瑞CEO亲自出面发布第四次致歉声明,承认“营销团队急功近利,采用了不恰当的宣传方式”,并宣布辞退营销负责人。

此次道歉终于触及核心问题,但为时已晚。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03 危机蔓延:订单暴跌,信任崩塌

据汽车行业数据平台统计,事件发酵期间,奇瑞该车型订单量暴跌62%,品牌好感度从之前的78分跌至51分,创下近三年新低。

更严重的是,有车主站出来爆料,称自己购买的同型号SUV“连小区地库陡坡都爬不上去”,引发了“虚假宣传”的集体声讨。

四次道歉未能挽救奇瑞的“天梯之伤”,反而让“敷衍道歉”“避重就轻”的骂声越来越大。

这场从技术宣传演变成品牌信任崩塌的闹剧,暴露了车企在营销伦理与责任担当上的缺失。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04 行业反思:极限营销的边界在哪里

汽车行业专家曾志凌分析:“因为它这个车本身的定位是越野车,那肯定是要挑战各种极限路况的,它反映了厂家的技术能力边界。”

但他也表示,作为一个整车厂,在做这种测试前应该先做一些相关的模拟。

近年来,汽车行业“极限营销”渐成风气。从高楼跳伞到悬崖速降,从沙漠穿越到冰川漂移,汽车品牌的营销手段越来越“刺激”。

但刺激的背后,却引发了公众对安全的思考。

新闻评论员沈彬认为:“天门山天梯的陡度,完全超出了普通汽车的驾驶场景,让汽车去爬天梯,就是让汽车去玩杂耍。”

品牌在营销时应该守住底线,不能一味追求刺激。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05 历史教训:诚意才是危机公关的关键

回顾历史案例,2023年某新能源车企因续航虚标道歉,不仅公开了真实续航测试数据,还对已购车用户进行现金补偿,最终赢回了消费者谅解。

反观奇瑞,四次道歉始终在“话术修饰”上打转,直到第四次才拿出实际行动。而信任一旦崩塌,再补救就要付出十倍代价。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要的不是道歉信,是不造假的底气和出问题后的担当”。

在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消费者能够敏锐感知企业的诚意,试图用公关话术蒙混过关,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四次道歉?难修天梯之伤!奇瑞汽车危机回应暴露信任危机

据汽车行业数据平台统计,奇瑞该车型订单量暴跌62%,品牌好感度从之前的78分跌至51分,创下近三年新低。有车主在论坛留言:“我不退车,但我希望奇瑞记住,这次伤的是我们的信任,下次再想赢回来,光靠道歉可不够”。

汽车行业分析师点出问题关键:“消费者愤怒的不是测试场景本身,而是车企把‘造假当创意’的态度,前三次道歉只想着‘平息舆论’,却没正视‘欺骗消费者’的本质。”

断了的天梯护栏可以修复,但断了的企业信任链条,远比想象中更难重建。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658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