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我现在很难证明我是我’——演员温峥嵘凌晨发现AI克隆直播卖货,质问反被拉黑。律师详解AI盗播三重侵权,平台连带责任不可推卸,消费者遇欺诈可主张‘退一赔三’。技术狂奔中,法律与监管正全力追赶这场身份保卫战。...

‘我现在很难证明我是我’——演员温峥嵘凌晨发现AI克隆直播卖货,质问反被拉黑。律师详解AI盗播三重侵权,平台连带责任不可推卸,消费者遇欺诈可主张‘退一赔三’。技术狂奔中,法律与监管正全力追赶这场身份保卫战。

屏幕里,一个个“温峥嵘”正在卖力带货;屏幕外,演员本人刚拍完夜戏回家,打开手机质问:“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下一秒,她被拉黑了。

“我现在很难证明我是我。”演员温峥嵘的一句无奈吐槽,揭开了AI盗播乱象的冰山一角。

近段时间,温峥嵘发现自己被“克隆”了——多个直播间同时出现她的形象,推销着各类产品。这些AI合成的“温峥嵘”妆发不同,口播着不同商品信息,却说着同样的话。

当她试图揭穿这个骗局时,竟被假冒自己的直播间直接拉黑。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1 真假难辨,演员遭遇“数字分身”

“早在4月之前,就有人说我出现在多个直播间,同一时段,妆发不同,不同的产品,说着同样的话。”温峥嵘回忆道。

有一次,她拍戏到凌晨三四点,回家后刷手机正好看到“自己在直播”。她立刻进入直播间质问:“你是温峥嵘,那我是谁?”结果瞬间被拉黑处理

温峥嵘的团队工作人员表示,年前就已对侵权商家发送律师函。

“这些产品我们根本就没有推荐过,也没有卖过,”温峥嵘坦言,粉丝们会因为信任她去下单,这些直播间正是通过AI手段混淆视听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2 AI盗播,多重侵权涉嫌违法

AI盗播并非简单的模仿借鉴,而是明确的侵权行为。北京知审律师事务所金杰律师指出,此类行为至少侵犯了三项核心权利。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规定的肖像权;二是参照肖像权保护的声音权;三是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

若盗播直播间通过借用温峥嵘的知名度引流带货,抢占其潜在商业机会,则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诚信等原则。

AI服务提供者不能以“技术中立”为由逃避责任。在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例AI文生视频侵权纠纷案中,法院明确认定,AI服务提供者若未建立合理的侵权风险防范体系,仍需承担侵权责任。

该案中,某网络公司因AI剪辑传播《庆余年》片段被判赔偿80万元,这一判决为AI侵权案件确立了“过错责任”的核心裁判规则。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3 监管亮剑,标识办法落地两月仍存挑战

今年2月,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首例利用AI技术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案件。

一家公司通过视频账号宣传所销售的“深海多烯鱼油”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而直播中出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李梓萌的形象

经过调查,该公司销售的深海多烯鱼油产品实际执行标准为糖果,属于普通食品,不具备疾病治疗功能。视频中的主持人形象完全是利用AI技术伪造生成。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已于9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明确标识。但当前多数虚拟直播仍未遵守规定。

部分商家虽添加水印,却故意将其置于界面交互栏遮挡位置,变相规避监管要求。这种有组织的技术滥用行为,不仅侵犯艺人肖像权,更对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构成双重威胁。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4 平台责任,未履行审核义务需承担连带责任

“AI盗播的蔓延,平台难辞其咎。”金杰表示,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法律法规,平台对AI生成内容有显著标识义务和审核责任。

若平台未部署AI合成内容鉴别技术,未及时处理侵权投诉,导致侵权内容持续传播,应当与直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需履行三项法定义务:一是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二是落实实名认证制度;三是对AI生成的商业推广内容进行重点审核。

此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某AI平台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中,因平台未有效防范用户利用模型生成侵权内容,被判侵权。这明确了平台的帮助侵权责任。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5 合法应用,AI数字人直播的正面案例

与技术滥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I数字人直播也有合法、创新的应用范例

今年6月15日,罗永浩数字人在百度优选开启直播首秀,效果之逼真,连罗永浩本人看了都直呼“把我自己都吓一跳”。

9月22日,罗永浩数字人再度开播,首次实现了无缝衔接式的AI换品——工作人员只需上传1张图,即可实现数字人带新品。

这与传统数字人直播的“内容预制不可变”形成鲜明对比,传统方式只要涉及新品上架,便要重新搭建场景、拍摄动作,成本极高,周期很长

罗永浩数字人直播的成功,并非“技术替代人”的胜利,而是“技术解决痛点”的结果。

当数字人可以妥善承接标准化、长时间、高体力的直播场景后,得到解放的真人主播也就可以聚焦深耕创意、选品、私域、品牌建设等高阶价值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6 维权指南,四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面对AI侵权,权利人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金杰律师给出四点维权建议

第一,及时固定证据,通过录屏、截图等方式保存侵权直播间画面、账号信息,必要时可使用区块链存证工具固定证据;

第二,向直播平台提交侵权投诉,要求平台立即下架侵权内容、封禁侵权账号,并提供侵权用户的真实信息以便追责;

第三,向网信部门举报违法AI合成服务,要求行政机关介入调查处理;

第四,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从近年司法实践来看,AI人格权、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金额已形成清晰裁判梯度,核心考量侵权行为的“违法性程度”与“损害后果关联性”。

在北京某文化公司AI合成教授声音侵权案中,法院最终依据声音权益商业价值、侵权传播范围,判决赔偿12万元;在某科技公司AI生成虚拟形象侵权案中,因侵权情节具有持续性、扩散性,法院判决赔偿20.3万元。

我非我:AI盗播里的真假演员!央视曝光AI假冒艺人直播

07 消费者权益,遭遇欺诈可主张“退一赔三”

对于消费者而言,若因AI盗播宣传购买商品,同样有维权渠道。

金杰律师补充指出,若AI盗播过程中存在对商品性能、功能、质量等的虚假宣传,或利用伪造的名人形象诱导消费者购买,将同时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在此情况下,消费者若因此购买商品,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以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为由,主张“退一赔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对涉案商家及相关主体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处罚方式包括罚款、吊销执照等。

截至发稿,温峥嵘的团队仍在持续追查各类AI盗播账号。她的经历并非个案,从刘涛、张柏芝到央视主持人,都成为AI克隆的受害者。

技术进步与法律监管之间,正在展开一场激烈的赛跑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342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