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撸串、吃烧烤不再是梦。中国空间站迎来了一款“厨房神器”——太空烤箱。通过这款烤箱,航天员们可以享受到滋滋冒油的鸡翅和牛排,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香味。
这款太空烤箱与地面烤箱不同,它通过温控技术、残渣收集、高温催化和多层过滤等技术攻关,实现了在轨烘烤时的无油烟处理,满足了空间站的油烟排放标准。同时,净化装置和整机都经过严格测试,确保其能够连续可靠运行500次。
实拍画面显示,当鸡翅送进烘烤机瞬间,在失重环境中显得格外灵动。“太空厨房”上新的烤箱是提高航天员在轨生活保障水平的一项暖心举措。神舟二十一号任务中,食品种类扩展至190余种,飞行食谱周期延长至10天,可实现对新鲜蔬菜、坚果、蛋糕、肉类等食材的在轨烹饪和烘焙加工。
刘伟波表示,如果航天员在相对密闭的空间环境里生活了几个月后,能亲手烘烤出香气扑鼻的鸡翅、牛排或酥脆可口的花生米和面包,一定会感到满满的幸福感。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良,使航天食品的种类、质地、风味、色泽和营养变得越来越好,进一步满足了航天员的饮食需求。
此外,“太空菜园”也取得了新突破。自神舟十六号任务开始,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开展了在轨植物基质培养研究与验证,采用再生基质、长效控释肥和微孔导水技术,实现了微重力下水分养分的有效供应,成功培养了包括生菜、樱桃番茄、红薯等7种植物,为航天员提供了4.5公斤的新鲜果蔬。其中,生菜和樱桃番茄还实现了“种子到种子”的全周期培养。
针对春节、元旦等中国传统佳节,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还会准备非常丰盛的餐食,甚至还有神秘礼包,只能在过节当天才能打开。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光明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