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在东京车展上展示了其专为日本市场定制的K-EV BYD RACCO,同时宣布了“纯电+混动”双线并行战略,并带来了首款面向日本市场的插混车型海狮06 DM-i。这标志着比亚迪从一家做电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站在日本汽车产业主场的企业。
二十年前,比亚迪在日本几乎没有知名度,说服客户极其困难。刘学亮回忆说,当时甚至打官司找律师都非常艰难。然而,如今比亚迪已成为日本唯一一家实现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电池全链条落地的中资品牌。截至2025年,比亚迪已在日本建立了66家销售据点,产品阵容涵盖多款新能源车型。
比亚迪在日本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自2005年起,比亚迪就开始在日本市场探索,从电池到电动巴士,再到乘用车,一步步推进。2015年,京都街头出现了第一辆比亚迪纯电巴士J6。2022年,ATTO3(元PLUS)登陆日本市场。这些努力使比亚迪完成了从供应链伙伴到产业参与者的转变。
比亚迪在日本的策略是通过长期信任建立品牌形象。早在2002年,比亚迪试图打入日本消费电子供应链时,遭遇了多次拒绝。但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让客户愿意再看一眼中国制造。2005年,比亚迪在日本法庭战胜索尼,又在美国战胜三洋,化解了专利侵权指控,这使刘学亮意识到“信任”可能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出海资产。
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的增长是安静且稳健的。自2022年正式进入乘用车领域以来,比亚迪逐步建立起66家门店,覆盖全国八大行政区域。截至2025年9月,比亚迪在日本年内累计纯电销量2899台,同比上涨66%,首次进入进口车品牌销量前十。日经BP社还为比亚迪的海豹专门出版了技术解剖书籍,售价高达88万日元,这是日本首次为中国品牌车型出版专业拆解研究报告。
比亚迪在日本推出K-EV BYD RACCO,直接参与本土文化。RACCO不仅是一款产品创新,更是文化符号上的大胆跨界。它拥有Super Tall高车身结构与双侧滑门设计,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海狮06 DM-i,这是它在日本的首款插混SUV,采用第五代DM混动技术。这一策略精准击中了日本市场的需求,既能用电,又不怕没电。
在日本,赢得尊重比赢得销量更重要。这里的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对细节苛刻。比亚迪选择的路径不是“爆款突围”,而是通过长期经营逐渐融入日本社会。比亚迪的电动巴士从北海道开到冲绳,成为日本电动巴士市占率第一品牌。这些车辆的零重大故障记录,让日本公众逐渐信任了一个中国品牌。
比亚迪在日本的成功不仅是企业层面的突破,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道路上提供了新的方向。这场修行仍在继续,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在全球产业的主场,以平等、专业、开放的姿态被世界重新理解。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钛媒体APP,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