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双十一销售期,国内手机厂商的高端旗舰大战也正式打响。今年发布的旗舰机型标准版有不同程度的价格提升,多家手机公司负责人公开表示当前手机存储涨价趋势明显,这意味着从产品配置和定价方面需要进行多方考量。上半年一度对手机销售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消费补贴有所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本轮双十一大促期间的手机消费大战可能会更贴近于回归产品和品牌本身的竞争。真我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表示,今年手机市场整体趋势是“稳”,更考验每个品牌对产品本身的规划、用户吸引力和品牌力的拉伸。
双十一是手机厂商每年争相发布高端机型和争夺市场的重要时刻,但今年面临不小的挑战。元器件涨价尤其是存储产品涨价,导致不少手机厂商今年的标准版旗舰新机相比上一代出现百余元不同程度涨价。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针对新发布的红米K90系列定价做出了调整和解释:“12+512G内存配置款首销月降价300元,内存涨价实在太多,希望大家能理解我们这份诚意。”
iQOO产品副总裁罗锋坦言,存储芯片涨价对整个行业都带来影响。屏幕和存储的涨价不仅影响到新品在首发期的价格,也会影响到其全生命周期的销售和备货节奏。真我realme副总裁徐起表示,今年整个市场在成本和竞争层面都面临较大压力,几项配置比上一代有较大幅度提升,因此成本也有较多上涨。此外由于新发布的真我GT8系列在影像方面投入较大,Pro系列首发搭载理光GR影像系统,也推动研发投入提升。
双十一大促期间,手机厂商普遍发布的新机定位高端市场,在元器件涨价引发的价格抬升背景下,这也是国产品牌面向高端市场的进一步探索。真我手机发布的GT8 Pro顶配版本首次突破5000元。徐起分析称,在今年特别的外部元器件环境并考虑自身产品配置条件下,真我不抗拒冲刺5000元以上价位段,也在用户调研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他表示,价格会比较稳步、健康地增长,但在价位段里保持足够的产品竞争力。
近两年中国手机高端市场的份额持续上涨。这可能与消费者换机周期变长,倾向于选择功能更全面的产品有关。真我旗下产品中,GT系列卖得比低端系列更好,因此在中高端用户中形成了一定认知积累。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显示,在高于600美元售价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8%,创历年上半年最高纪录。其中小米和vivo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增幅显著,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市场。
供应链层面的波动对手机厂商整体产品布局和经营策略带来影响。群智咨询认为,随着DRAM价格持续上行,成本压力向终端产品端传导。中高端机型需在“涨价保利润”与“担本保竞争”之间艰难权衡。厂商将针对不同市场特性调整定价:国内等竞争激烈区域采取保守涨价策略,部分寡头市场则实施微幅涨价,通过差异化方式实现“保份额”与“保利润”的平衡。
IDC咨询统计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手机出货结束六个季度同比增长,这种下跌表现延续到了第三季度。“国补”带来的市场消费刺激效应正在减弱,消费者更趋于理性。寻求手机大盘中的细分成长性空间成为焦点,其中针对游戏人群的“性能”赛道和需求更日常的“影像”赛道是两大关键。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指出,“国补”举措本身无法带来额外的手机增量,最终还是回归手机厂商产品力和真实体验的对比。通过聚集性能与游戏赛道,一加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
一加此前提出硬件综合净利润可以为0,这一战略暂时不会发生变化。从产品策略来看,与供应链共同研发,甚至自研关键能力和芯片,是当前手机厂商共同推进的方向。vivo产品副总裁黄韬指出,vivo走出了一条自研与共研并行的协同之路。一方面,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与各领域行业领先的伙伴深度合作;另一方面,针对行业暂时无法满足的差异化需求,进行长周期、大规模的资源投入。
真我今年官宣与理光GR合作,成果体现在本次发布的高端机上。徐起指出,真我跟理光GR的合作是奔着长久战略而来。此外,在今年的竞赛中,配置独立芯片或自研芯片的趋势还在延续。iQOO仍然选择自研电竞芯片Q3,以提升手机端的图像处理能力。
在元器件成本攀升等挑战下,今年双十一的高端手机市场竞争正悄然从价格战转向一场关于产品力、技术自研与用户洞察的深层较量。国产手机品牌希望从影像、性能、屏幕等关键赛道寻找差异化突破,并通过自研芯片、联合研发等方式构建技术护城河。双十一不仅是销量的战场,更是品牌走向下一个阶段的试金石——谁能在成本与体验之间找到平衡,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百家号,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