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紫光灯下全家诡异发光的真相:洗衣粉中的荧光增白剂正为衣物披上‘美颜滤镜’,专家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安全无害,但敏感肌需谨慎——这场科学与谣言的拉锯战,呼唤消费者理性看待化学与生活的共生关系。...

紫光灯下全家诡异发光的真相:洗衣粉中的荧光增白剂正为衣物披上‘美颜滤镜’,专家称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安全无害,但敏感肌需谨慎——这场科学与谣言的拉锯战,呼唤消费者理性看待化学与生活的共生关系。

一束紫光灯下,全家人衣领、袖口甚至身体上都闪烁着幽幽蓝光,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浙江温州王女士家中的真实一幕。

因孩子确诊白癜风需配合紫光灯治疗,王女士在2025年10月28日那天无意中用紫光灯照射家中后,震惊地发现了全家“发光”的诡异现象。

顺着光源追踪,她发现“罪魁祸首”竟是每天使用的洗衣粉——袋子里发出强烈荧光,洗衣机周边还有残留的荧光粉末。

这个发现让她脊背发凉:每天贴身穿着的衣服,竟然藏着这样的“发光秘密”?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01 紫光灯下的惊魂夜:一场家庭发光事件

王女士回忆起那晚的情景仍觉得不可思议。当紫外线光束扫过客厅,丈夫的袖口、孩子的衣角、沙发扶手上的抱枕套,都泛起幽幽的蓝白荧光,像撒了一把碎星。

当时头皮都麻了,还以为家里进了什么‘灵异事件’,”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哭笑不得。

她迅速把家里的护肤品、床单、宝宝玩具挨个排查,直到举起紫光灯对准半袋洗衣粉——整袋粉末瞬间像被点燃的星河,连倾倒时扬起的细尘都带着荧光轨迹。

王女士称,用洗衣粉洗衣服的邻居身上在紫光灯下也有荧光,但日常用洗衣液的妹妹家用紫光灯照射后并无荧光。这一发现引发了她对洗衣粉安全性的深度担忧。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02 探秘荧光元凶:洗涤剂的“美颜”真相

让全家“发光”的元凶,其实是洗衣粉中常见的荧光增白剂。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雷教授解释,这类物质能吸收紫外线并反射蓝紫光,让白色衣物看起来更鲜亮。

通俗来说,荧光增白剂就像为衣物加上了一层“美颜滤镜”。它能够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并发出可见的蓝光,与织物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后,互补形成白光。

这样,白色织物会显得更亮白,彩色衣物则变得更鲜艳。

荧光增白剂在洗涤产品中并不罕见。2019年,天津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比较试验报告显示,30组洗衣液、洗衣粉样品中,有12款含有荧光增白剂

被检测出含荧光增白剂的洗衣液包括蓝月亮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碧浪自然清新香型洗衣液、汰渍高效能洗衣液和奥妙深层洁净洗衣液等知名品牌。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03 安全之争:科学证伪与消费者恐慌

对于荧光剂的安全性,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1999年,欧洲化学工业协会和欧洲肥皂洗涤剂协会启动了“家用清洁产品的人类以及环境风险评估”项目。

研究结果表明: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长期使用是安全的。

2007年10月,日本肥皂洗涤剂工业协会发布的报告也得出结论: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人体与环境都是安全的。

我国200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QB/T 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中,也规定了可用于衣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种类。

然而,消费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我国,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食品、食品包装纸、餐巾纸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

在卫生巾、纸巾上也不能有荧光增白剂。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04 焦虑商机:荧光检测笔的热销

王女士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的同时,也折射出公众对日常化学品既依赖又担忧的矛盾心态。在社交媒体上,类似话题的播放量动辄破百万次,引发广泛关注。

有商家趁机兜售“荧光检测笔”,售价40余元的检测笔月销量超千件,评论区充斥着消费者焦虑的留言。

然而,专家指出,用紫外灯检测荧光剂的方法其实是一种伪科学。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雷解释:“紫外线灯只能判断物体是否有荧光反应,但无法鉴定其分子结构和类别,更无法判断其是否对身体有害”。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05 理性看待:荧光物质的自然存在

面对荧光剂,消费者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完全恐慌,要么完全无视。实际上,理性看待才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荧光反应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酱油、白酒、咖啡等食品在紫外线下会发出荧光。

虾、蟹、水母等海洋生物的甲壳中天然存在荧光物质。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一些天然氨基酸也具有荧光特性。

龚桌表示,对于敏感肌的皮肤或者皮肤屏障比较脆弱的人群可能要慎用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涤产品。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06 传播思考:从“味精致癌”到“荧光剂恐慌”

王女士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的同时,也折射出公众对日常化学品既依赖又担忧的矛盾心态。从“味精致癌”、“千滚水有害”到“荧光剂有毒”,每一次恐慌都呼唤理性回归。

有业内人士指出,荧光增白剂的“正名”之路,实为一场科学与谣言的拉锯战

当平台筑牢信息过滤网,当权威声音穿透流量泡沫,当公众学会用理性取代盲从时,更多被误读的“化学成分”才能回归其本来的角色,默默服务于现代生活。

女子照出全家发光源头竟是洗衣粉!荧光增白剂?洗衣粉中的“美颜滤镜”?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继续晒出类似“发光”视频:用紫光灯照射刚洗过的白色袜子,纤维缝隙里闪烁着星点蓝光;检查化妆棉时,整片棉片像通电般发亮。

专家提醒,紫外线灯只能检测荧光现象,却分不清是天然物质还是人工添加剂,更无法判断是否有害。

与其恐慌“发光”,不如认准正规品牌——包装上标注“无磷”“符合GB/T 29599标准”的洗涤剂,大可放心使用。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755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