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米的钢铁巨龙穿行瓦日铁路,一次载重1.2万吨煤炭,8节复兴号连起来的长度让摄影师无法用普通镜头捕捉全景。全球最长火车达7000米,而中国用智能机器人和'背包哥'守护这些能源动脉,将冬日温暖源源不断送至千家万户。
一列由106节车厢组成、全长1600米的万吨重载列车,宛如一条钢铁巨龙,正穿行在山西至山东的铁路线上,相当于8列复兴号动车组连在一起的长度。
一列望不到尽头的火车,需要两台和谐D1型电力机车“双机重联”才能拉动,车身之长让摄影师都无法用普通镜头捕捉全景。这就是近日在瓦日铁路上运行的万吨重载列车,整车106节车厢,全长1600米,一次可载重约1.2万吨煤炭。
当大多数人对火车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节车厢时,这些钢铁巨龙正悄然穿梭在中国山河之间,成为冬日能源供应的生命线。

01 中国力量:瓦日铁路上的能源动脉
在中国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瓦日铁路上,这样的超长列车已不再是罕见景象。
瓦日铁路西起山西兴县瓦塘镇,东至山东日照港,横贯晋豫鲁三省,全长1260公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运输大动脉。
长子南站,这个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小站,是瓦日铁路上唯一的列检作业场。
站场全长3881米,拥有19条股道,最长股道达2030米,足以容纳这些钢铁巨龙。
随着冬日临近,瓦日铁路的煤炭运输更加繁忙。目前,长子南站日均接发货物列车250列左右,平均每6分钟接发一列,其中万吨列车每天开行6到8列。
这些列车正将温暖的“乌金”源源不断地送至千家万户。

02 世界奇观:全球超长火车大观览
超长火车的探索并非中国独有。在世界各地,不同的需求催生了各具特色的超长列车。
2022年10月29日,瑞士一家铁路公司创造了世界最长客运列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趟列车由100节车厢组成,总长度达1.91公里,共有4450个座位,像“车队”一样由25列各有4个车厢的动车组成。
运行这列“移动长城”需要28人协同工作——包括7名司机和21名技术人员。
在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铁矿火车更是创造了7000多米的长度纪录,由682节车厢组成,需要8个火车头驱动(列车的最前端、最后端和中部),堪称火车界的“巨无霸”。
这一长度相当于14列普通客运火车首尾相连,但行驶速度仅为27公里/小时。
而在英国,一列电池动力火车最近打破了单次充电行驶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完成了200英里(约322公里)的旅程,旅程结束后电池仍有22%的剩余电量。

03 技术挑战:驾驭钢铁巨龙的艺术
驾驭如此长度的列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技术活。
在瓦日铁路,长子南到汤阴东区段是连续长大下坡道,司机牵引列车时,相当于同时操纵两台机车。
每次制动减压量误差不能超过一千帕,对应操作手柄的刻度线不能超过0.2毫米。
针对坡道多、落差大、机车牵引操纵难度高的实际情况,铁路机务部门结合以往行车数据,反复试验后,形成了 “停车充风再启动” 这一独特的操纵办法,逐一破解操纵难点。
在瑞士,世界最长客运列车面临的又是另一种挑战——在窄轨铁路上安全运行。
雷蒂亚铁路公司为确保安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筹备。
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就是7名火车司机必须配合默契、动作一致。
此外,铁路公司专门在整个车体铺设了一条电话线,确保车内通讯无碍,并且保证车体前后能同步制动,近2公里的“车队”共用一条电气回路。

04 智能革新:机器人护航超长列车
面对超长列车带来的检查挑战,中国铁路部门引入了智能科技解决方案。
当这些万吨列车运行至长子南站时,需要通过开展 “试风试验” (即列车制动机试验)检测制动系统性能是否正常,以确保列车能及时减速或停车。
过去,一条2000米左右的股道,开展一次列车制动机试验,检车员徒步检查需要20多分钟。
2024年,铁路部门投用了车底智能巡检机器人,可替代人工开展列车制动机试验,完成一趟巡检最多需要10分钟,大大提高了巡检效率。
2025年,升级后的车底机器人增加了排障模块和自动排障巡航功能,作业时能自主沿轨道巡逻清理碎石障碍物并实时上报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升级。

05 人文视角:“背包哥”与超长列车的守护者
在技术之外,超长列车的安全运行还依赖一群默默无闻的铁路工作者。
在长子南站,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作业班组——列尾作业班组。他们是瓦日铁路全线列尾工作的“中枢”,承担站内列尾装置的安装、摘解与检测任务。
列尾装置是安装在列车尾部的重要装置,就像列车制动系统的“黑匣子”,司机可以通过它实时监测列车的运行状态。
一台列尾主机重10多公斤,一名作业人员最多要背着3台列尾主机,跨越多条股道进行作业。
因列尾主机外形酷似“书包”,这些作业人员常被称为 “背包哥” 。繁忙时段,“背包哥”要在10分钟内完成摘解和安装工作,确保列车顺利开行。

站在长子南站眺望,一条条钢铁巨龙静默地停靠在轨道上,宛如沉睡的巨兽。这些长达1600米的火车,相当于把8列复兴号动车组连在一起。
当夕阳西下,这些超长列车将再次启程,载着万吨“乌金”穿行于夜色中,将温暖送至千家万户。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