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秋天“咻”一下没了?我们的季节正在被重新定义!

“昨天还开空调,今天就想穿羽绒服”——北方多地两周内“跑步”入冬,宁波秋天比90年代缩短12天。全球变暖打乱自然节奏,候鸟滞留、桂花失约,连医生都提醒:骤降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昨天还开空调,今天就想穿羽绒服”——北方多地两周内“跑步”入冬,宁波秋天比90年代缩短12天。全球变暖打乱自然节奏,候鸟滞留、桂花失约,连医生都提醒:骤降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

一夜之间,短袖换棉服,北方网友纷纷吐槽:“秋天的体验卡已到期”。这不再是错觉,而是正在发生的季节异变。

“昨天还开空调,今天就想穿羽绒服。”这恐怕是近期许多人的共同感受。十一假期期间,浙江等地还因高温刷新了10月极端最高气温纪录,短短两周后,北方多地已在强劲冷空气中“跑步”入冬。

季节的更替仿佛按下快进键,秋天变得越来越短。中国天气网的数据证实,我国多地秋季正在明显“缩水”,宁波甚至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秋季缩短了12天

秋天“咻”一下没了?我们的季节正在被重新定义!

01 季节加速:秋天为何匆匆而过?

这个秋天,北方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速冻模式”。10月15日起,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自北向南横扫全国。

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地区降温幅度达10-16℃,局部地区超过18℃

气象专家分析称,本轮冷空气对季节转换起到推动作用,北方地区将大范围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

北京可能于10月18日正式入冬,相比常年平均的10月31日大幅提前,可能创下近10年最早入冬纪录

与此同时,南方地区却经历了漫长的夏季。浙江的夏天从5月硬核“续费”到10月,整整持续了5个月之久。

国庆期间,全省15个区县直接刷新10月极端最高气温纪录。有游客从东北飞来杭州旅游,最后留下一句:“打败我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

02 数据揭秘:秋天真的在变短

夏天和冬天的过渡期——秋天仿佛越来越短,这不是错觉!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揭示了这一趋势。

我国各地的秋天本来就不长,西南地区相对较长,大概在70至80天,而秋季最短暂的地区要数东北和华北了,大多在50天上下。

1991年至今,我国多地的秋季不仅来得晚了,长度也在逐步缩短。

大城市中,长沙、宁波、杭州、上海、郑州、银川等地秋季明显“缩水”,幅度较大的宁波,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秋季缩短12天,银川、杭州、长沙也变少了7天至9天。

秋天“咻”一下没了?我们的季节正在被重新定义!

03 气候异变:背后的推手是谁?

今年北方入冬时间异常偏早,这背后是多种气候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北极涡旋分裂南下,导致冷空气大规模向南“泄漏”;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提前加强并异常活跃。

在潜在拉尼娜背景下,今冬北方可能阶段性偏冷。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

但“拉尼娜”和“冷冬”不能划等号。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

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的频率增加,在近8次拉尼娜事件,冬季偏冷的概率为50%

真正的“幕后推手”仍是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气温逐渐升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事实。

气温升高,必然对以平均气温来衡量的气候季节产生影响。

04 生态失序:自然节奏被打乱

季节的混乱不仅影响人类生活,更扰乱了大自然的“生物钟”。

浙江宣传的文章提到,大自然“生物钟”紊乱,桂花在千呼万唤中迟迟绽放,该下班的荷花却“超长待机”,连春季开的桃花都忍不住反季抢跑。

农业的“种植进度条”被拖慢,台州的西兰花移栽就推迟了半个多月,不得不延期“上线”,不少秋季蔬菜也只能推迟上市。

近期,东北网友拍下不少燕子滞留没南飞的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据报道,这或与季节过渡模糊化加剧候鸟误判风险有关。

秋天“咻”一下没了?我们的季节正在被重新定义!

05 健康风险:气温骤降的威胁

气温明显下降时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两种疾病的高发期。泉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朱景法表示,无论是高血压病人还是冠心病患者,都应该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

锻炼的时间不要太早,夜间气温很低,此时不宜外出活动。身体突然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例如肢体麻木无力,突然说不出话,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者突然头晕、头疼等,都应该引起注意。

对于已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疾病的患者,要坚持吃药,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06 季节压缩:从天文到现实的悖论

从天文学角度看,秋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日出于正东、日没于正西,昼夜等长。此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理论上应该是宜人的秋日。

然而,现实中的气候系统已经复杂到天文规律难以完全解释。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我国秋季开始时间每十年推迟1.3天,但秋分后的降温速率加快0.4℃/十年。这种“压缩式入秋”现象与北极海冰减少导致的急流波动密切相关。

秋天“咻”一下没了?我们的季节正在被重新定义!

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感慨:“小时候秋游写作文,一定会写‘秋风送爽,金桂飘香’。可今年连桂花都失约了。” 这种季节记忆的断裂,让人产生微妙的时间错位感。

气象数据显示,宁波的秋天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缩短了12天。未来,当我们的孩子问起什么是“金秋十月”时,我们可能需要进行一番历史考证才能回答。

季节的边界正变得模糊不清,这不仅是天气的异常,更是自然与文明关系的深刻隐喻。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6727.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