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一夜入冬!最强冷空气“速冻”全国!

一夜入冬!最强冷空气“速冻”全国。10月21日,“多地气温刷新今年下半年新低”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惊呼“一夜入冬”“冷得猝不及防”。据中国气象局监测,从华北到江南,这波冷空气让北方多地白天最高气温比...

一夜入冬!最强冷空气“速冻”全国。10月21日,“多地气温刷新今年下半年新低”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惊呼“一夜入冬”“冷得猝不及防”。

据中国气象局监测,从华北到江南,这波冷空气让北方多地白天最高气温比常年同期显著偏低8℃~10℃,寒冷程度在往年10月中下旬实属罕见。截至10月21日8时,长春、沈阳、天津、西安、济南、郑州、合肥、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重庆、贵阳、成都、拉萨、福州、广州、南宁共20个省会首府直辖市最低气温创今年下半年以来新低。

一夜入冬!最强冷空气“速冻”全国!

10月21日,中国天气网发布日变温实况。

为何这波降温来得如此猛烈?

中国天气网首席分析师胡啸10月21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往年10月中下旬冷空气活动趋于活跃,但本轮降温过程的体感尤其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其强度较往年同期显著偏强。他解释道,这股冷空气早在10月10日至14日就在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堆积、积蓄能量,直至15日之后才东移南下,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主体冷高压的核心强度达到1060百帕,这样的强度本身就意味着冷空气“实力雄厚”,大家体感会非常冷。

除了强度大,影响时间长也加剧了人们的体感寒冷。“与常见的迅速过境的寒潮不同,此次冷空气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分阶段、分批式东移南下。正是这种‘节奏感’,使得中东部地区被低温笼罩的时间显著拉长。”胡啸进一步分析,所以,本次冷空气不仅让人感觉冷,而且冷得比较持久。

此次强冷空气推动华北多地提前入冬,江南地区也全面进入秋季。不少网友关心“今年冬天会不会更冷?”兰州大学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中心主任王澄海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尽管此次降温过程来得较早、强度较大,但出现破纪录极端事件的可能性较低。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处于中性偏冷状态,预计今冬可能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在拉尼娜年份,我国冬季气温“偏冷”的概率确实稍大,但并非绝对。

“拉尼娜并非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唯一因素,冬天的‘冷暖基调’还受到东亚冬季风强度、北极极涡活动、欧亚积雪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在全球变暖的长期背景下,我国冬季平均气温仍处于上升通道,与此同时,极端寒冷时间的发生概率也在增加。综合考虑目前北极地区的大气环流变化、整个北太平洋地区海温的变化,今年冬季气温的总体变化较为复杂。”王澄海表示,是否“更冷”仍需持续监测与综合评估,可以确定的是,今冬必然会出现1~2次强冷空气过程,带来阶段性显著降温。

据中国天气网预报,北方地区从21日起气温将止跌回升,南方地区也将于22日加入回暖行列。但在未来7天内,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仍将低于常年同期水平。10月26日起,又有一股新的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北方等地气温会再度明显下降。胡啸和王澄海提醒,10月下旬气温总体偏低的可能性较大,即使部分地区未来出现阶段性、局地性的回暖现象,但整体气温仍将维持在偏低水平,公众仍需注意防寒保暖。

天冷易发病,这几类急症最要命

“降温最容易引发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脑卒中,以及哮喘或慢阻肺急性发作,这些疾病往往来得急、风险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剑锋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提醒,近日突然降温,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孕妇和产后女性,以及有吸烟、熬夜等生活习惯的年轻人群要格外当心,以免被骤降的气温“放倒”。

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穿衣可遵循“洋葱式”叠穿法,内层速干、中层保暖、外层防风,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部、颈部和脚踝这些容易受凉的部位。刘剑锋建议,出门前不妨在门口、电梯、楼门分三段稍作停留,给身体一个适应温差的过程,避免血管突然刺激;早晨起床别太急,应该缓慢起床,缓慢穿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也别太长;每天定时测血压、开窗通风、规律喝水;饮食上要记住“一高三低两忌口”,即‌高膳食纤维,低盐、低脂、低糖,忌冷饮和暴饮暴食,同时适当提高优质蛋白摄入,防止血压像“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

一夜入冬!最强冷空气“速冻”全国!

刘剑锋提醒,降温时节要特别重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如持续不缓解的胸痛、撕裂样的背痛、突然说话不清或身体一侧无力、呼吸困难无法平躺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拨打120,并记下发病时间和用药情况,为抢救争取宝贵的黄金窗口。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664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