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演员给14个孩子当妈还免费教戏。压腿、吊嗓、餐前感恩词,还有发音蹩脚的英语课,构成了这个特殊家庭每天的日常。
张上柔、张上星、张上玉、张上清……10多个孩子,都是“上字辈”。
小小年纪,他们永失父母陪伴,却有一个共同的“妈”。
2016年,《梨园春》金奖擂主张艳红成立爱心剧团,免费接收父母去世,或残疾、辍学在家无人管教的孩子学习戏曲,累计培养了280多个孩子。
2025年9月,我们造访这个充满童声的娃娃剧团,目前在这里学习生活的还有16个孩子,当中,14人的父母已经离世,有的孩子3岁时便被亲戚送来剧团。
清晨,当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孩子们便开始了一天最重要的基本功——晨练。压腿、吊嗓、走台步,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
除了戏曲基本功,文化课和英语课也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张艳红的英语发音并不标准,她说,妈妈会带你们走出国门,你们要会基本的语言。
午饭时,孩子们会整齐坐好,齐声朗诵感恩词,这是张艳红教会他们长大后要懂得感恩,吃这一碗饭不容易。
为什么要救助这些孩子?张艳红说,现在的孩子不好养,他们会走歪路。
剧团的运作完全自给自足,年龄大点的孩子会照顾小点的,大家一起洗衣做饭,缝缝补补,共同操持这个大家庭的一切。
张上清是剧团里一个很懂事并且进步很快的孩子,她的父母因病去世,2022年,她和妹妹被亲属一同送进剧团,一开始她很不适应这里,练基本功太苦她天天哭。
当妈的虽不停地唠叨,却把最深沉的爱给了孩子,生活间隙,哪个孩子的练功裤开了、磨损了,张艳红立马给孩子做两条新裤子。
9月雨下不停,演出的大篷车在乡间奔波。张上清饰演“杨排风”,一段烧火棍表演赢得台下一片叫好声,不过下后台了她却说自己表现得并不好。
张妈妈指出她的不足:“你拿枪拨(开)他们的时候,跟玩儿一样,(应该)浑身要带劲。”
演出间隙,看到孩子们在玩手机,张艳红切换到了严肃模式,开始教训他们要不断学习,以后这些老演员退了,你们就是中坚力量了。
张艳红说,有人说她带着孩子出来挣钱,其实这样的人不懂戏,光学不练不行,她带孩子是出来实践的。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今日头条,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