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上写满正字的血手印,记录着电诈受害者的绝望;19岁小伙因业绩不达标被殴打致残,35万赎金才换回自由。犯罪集团利用星链技术跨国作案,与地方武装分成20%收益共生。中缅警方已移交5.5万嫌疑人,但400万涉案资金早已外流。
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刻痕、斑驳的血手印和写到了“31”又重新开始的数字,记录着无数个被囚禁的绝望瞬间。
“按下两个血手印的受害人,是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因为电诈业绩不好,被人殴打,在不见天日的小黑屋中感到人生无望了。”专案组民警描述着在缅甸北部一个电诈园区小黑屋内看到的场景。
墙上画满了正字,画一笔就代表关了一天,还有一些写的是12345的数字标记。“有一面墙上已经写到了31,又开始新的一个月了。”
这些密密麻麻的刻痕,是无数个绝望瞬间的凝结,也是徐老发犯罪集团对被囚禁者实施非人待遇的无声证据。

01 罪恶围墙,小黑屋内的触目惊心
当专案组民警打开缅北电诈园区小黑屋的房门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墙壁上布满各种血迹和密密麻麻的文字,形成了一幅令人心痛的画面。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痕迹中,两个特别显眼的血手印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绝望。调查显示,留下这血手印的是一位非常年轻的小伙子,因未能完成诈骗业绩而遭到殴打,被关进不见天日的小黑屋。
在极度绝望中,他用沾血的手在墙上留下了最后的印记。
墙壁上的记录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用“正”字记录被关押的天数,有的则直接数字计数。有一面墙上已经写到了31,然后重新开始,象征着又一个被囚禁的月份。
这些刻痕不仅是时间流逝的记录,更是被囚禁者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

02 诈骗帝国,科技赋能的地下犯罪
就在这些小黑屋不远的地方,电诈犯罪集团正利用最先进的科技维持他们的“业务”运转。2025年10月,缅甸掸邦南部当阳、勐休等地及妙瓦底区域的电信诈骗园区再次活跃。
这些园区非法使用SpaceX“星链”设备维持网络通讯,对中、美等国公民实施诈骗。
星链系统因其无需地面基础设施的特性,让犯罪集团即使在深山窝点也能实现稳定联网,这成为他们业务持续的关键。
与此同时,电诈犯罪模式也在不断升级。江苏省公安厅反诈总队近日通报,“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复合型电信网络诈骗去年以来呈现多发态势。
在这种新模式中,骗子先以刷单、交友等理由诱使受害人线上转账,随后以“账户被冻结”等借口要求缴纳“解冻金”,最后诱导受害人线下交付大额现金、黄金等贵重物品。

03 人命如草,电诈链下的个体悲剧
在庞大的电诈犯罪机器中,个体生命变得微不足道。广东一位19岁的小伙小黄的遭遇,就是千千万万个被卷入电诈漩涡的受害者缩影。
小黄在广州台球厅结识17岁女友小周,2025年2月,小周以“家族在缅生意”为由诱骗小黄前往泰国曼谷。
两人抵达泰缅边境后,小周借“接人”消失,小黄被持枪人员没收证件,押往缅甸凯旋园区。
该园区内部配备100余台电脑及定制化诈骗话术脚本,要求新人每日拨打50通诈骗电话,业绩不达标即遭毒打。
小黄因无法完成“月骗30万元”的指标,被用橡胶棍抽打头部,导致左耳听力永久性受损。
他的家人最终通过缅甸潮汕商会斡旋,支付35万元赎金将其接回国内。
而诱骗他的小周在泰国游玩10天后回国,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检察机关公诉。

04 共生模式,犯罪集团的生存之道
缅甸电诈园区屡打不绝的背后,是当地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犯罪集团与地方势力形成的共生关系。
自2021年缅甸政局变动后,掸邦、克伦邦等边境地区陷入武装割据状态。地方武装为获取资金,与电诈集团形成共生关系。
犯罪集团向地方武装缴纳占诈骗收益20%的费用,即可获得土地、武装守卫甚至“人口贩卖渠道”。
这种犯罪模式早在2015年就已在缅北果敢地区出现。2023年中缅联合打击后,近200个边境窝点被铲除,但犯罪集团并未消失,而是转向当阳、勐休等纵深地带转移。
与此同时,电诈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和细化。在江苏启东市,警方最近破获一起新型电诈帮信案。
犯罪嫌疑人使用非法收购的手机卡,搭建被称为“手机口”的虚拟拨号设备,为境外犯罪团伙提供拨打诈骗电话服务。
在这个案件中,嫌疑人刘某宝使用蝙蝠App与一名叫“和天下”的人联系,双方约定以1000元一张手机卡的价格,让刘某宝提供手机卡。
刘某宝随后以60元的报酬招揽他人办理手机卡,然后将这些卡送给上家用于架设设备供诈骗分子进行拨号。

05 重拳出击,跨国联合剿匪行动
面对电诈犯罪的猖獗,中缅警方从2025年3月24日起开展多轮清剿行动。在一次行动中,通过云南西双版纳打洛口岸移交920余名中国籍涉诈嫌疑人,累计缉捕量已达5.5万余人。
中国各地警方也针对电诈的新形态展开了专项打击。江苏省公安厅于今年7月以来,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严打“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复合型电诈。
截至目前已抓获此类犯罪嫌疑人1477名,捣毁团伙183个,拦截追回现金、黄金等财物1.3亿元。
在青海西宁,警方于4月23日摧毁一个为境外电诈集团提供现金洗钱服务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现场查扣涉案资金4万元,串并破获电诈案件6起,截断400余万元涉案资金外流通道。
据专案组民警李楠介绍,犯罪嫌疑人全程进行伪装,取现后采取迂回路线逃离现场,利用现金匿名特性切断资金追踪线索。
警方通过三级联动机制,在19小时内锁定藏匿窝点,成功实施收网。

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近日摧毁的那个为境外电诈集团提供现金洗钱服务的犯罪团伙,现场查扣的涉案资金只有4万元。但这背后,是400余万元已外流的涉案资金和无数个被摧毁的生活。
墙壁上的正字可以粉刷覆盖,血手印可以擦拭干净,但那些深藏在受害者身心上的创伤,却不会轻易消退。
广东19岁小伙小黄被救出后,左耳听力已永久性受损。他曾因无法完成“月骗30万元”的指标,被橡胶棍抽打头部。
而诱骗他的17岁女友小周,如今也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公诉。
一条电诈产业链,毁掉的是无数个年轻的生命。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