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控登革热要求业主交钥匙入户消杀引发争议,社区最终叫停该措施改为居民自行消杀。这一事件警示公共治理需在效率与权利间寻求平衡,任何防疫措施都不得逾越法律红线。
江门蓬苑社区原要求业主交钥匙配合入户消杀,逾期将强制开锁,引发争议。10月15日社区回应称通知已作废,不再强制执行,改为业主自行领取灭蚊用品。

关于广东江门蓬江区环市街道蓬苑社区此前要求住户交钥匙配合入户消杀的事件,充满争议。
一、事件概述
· 起因:蓬苑社区发布了一则通知,为应对登革热疫情,需进行统一的入户消杀工作。
· 争议措施:通知要求住户在规定时间内将家门钥匙上交至物业管理处,并明确表示对于未交钥匙的住户,将联系开锁人员强制开锁入户,且开锁费用由住户承担。
· 公众反应:该通知一经发出,立即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和居民的不满。
· 官方回应:10月15日,蓬苑社区对此事作出回应,称该通知已作废、不再执行,并调整了方案:改为由业主自行到社区领取灭蚊片等物资进行自行消杀。

二、争议焦点与网友质疑(“是否驱狼引虎”的含义)
网友评论“是否驱狼引虎”非常精辟地概括了核心争议点:即为了应对一个公共健康威胁(登革热),而采取了一项可能带来更大风险和隐患(侵犯财产权和隐私权)的措施。
1. 合法性争议:
· 于法无据:根据中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和《行政强制法》,即便在传染病防控期间,相关部门也没有任意强制进入公民住宅的法律授权。进入公民住宅需要进行严格的法律程序。社区一级的组织直接要求上交钥匙或强制开锁,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涉嫌超越职权。
· 财产权与隐私权:公民的住宅安宁和隐私权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强制要求交钥匙或开锁,是对这些核心权利的严重侵犯。
2. 安全与信任风险:
· 财产安全:将大量家门钥匙集中收缴,如何确保钥匙在保管、交接、使用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如何杜绝可能发生的失窃等风险?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 隐私泄露:允许工作人员在无业主在场的情况下进入住宅,居民的个人隐私如何得到保障?
· 权力滥用:此例一开,是否会形成一种不好的先例,导致基层治理中“图省事”而忽视法律程序的风气?

三、事件分析与启示
1. 初衷与手段的错位:
社区防控登革热的初衷是好的,登革热通过蚊媒传播,统一消杀确实是有效手段。但问题出在为了实现行政目标,采取了简单、粗暴且不合法的手段,将管理方便凌驾于公民权利之上。
2. 基层治理的困境与进步:
这件事反映了某些基层单位在应对公共事件时,依然存在“一刀切”和法治意识淡薄的问题。然而,值得肯定的是,在舆论的监督和居民的反对下,社区能够迅速纠错、及时叫停不当措施,并调整为更合理的方案(业主自行消杀),这本身也是一种进步,体现了民意对公共政策的修正作用。
3. “驱狼引虎”的警示:
这个事件给所有公共管理部门提了一个醒: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必须坚守法治底线。绝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创造出另一个更严重的、关于权利和信任的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要在效率与权利、公共安全与个人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总而言之,蓬苑社区从“强制交钥匙”到“通知作废”的转变,是一次生动的法治课。它再次明确了:良好的初衷,绝不能成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理由。公共防疫工作必须依法、科学、有序地进行。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