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中国首颗原子弹为何代号“邱小姐”?网友:就这么简单其实很妙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邱小姐”背后是一套严谨的保密体系:从球形演变为“球小姐”,再雅化为“邱小姐”,配合“梳辫子”“出嫁”等生活化暗语,既隐蔽机密又充满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幽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邱小姐”背后是一套严谨的保密体系:从球形演变为“球小姐”,再雅化为“邱小姐”,配合“梳辫子”“出嫁”等生活化暗语,既隐蔽机密又充满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幽默。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首次核试验的原子弹是球形,根据谐音就叫它“邱小姐”。‌‌

中国首颗原子弹为何代号“邱小姐”?网友:就这么简单其实很妙

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这个代号的由来,网友的疑问很有道理。虽然“球形”谐音“球小姐”再演变为“邱小姐”是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但事情的真相往往比这更复杂、更有趣。

实际上,“邱小姐”这个充满中国式智慧和浪漫的代号,是一个严谨的保密体系的一部分,其背后是一整套精心设计的代号系统,而不仅仅是源于一个简单的谐音。

中国首颗原子弹为何代号“邱小姐”?网友:就这么简单其实很妙

一、完整的“原子弹代号系统”

当时,为了确保核试验的绝对保密,所有参与单位和人员都使用一套统一的代号来指代相关事项:

· 原子弹的代号:邱小姐

· 原子弹装配:梳辫子(因为原子弹需要连接大量的雷管和电路,像给姑娘梳辫子一样)

· 原子弹在塔架上:住上房

· 原子弹下塔架:住下房

· 原子弹运送:出嫁

· 原子弹点火:起床

· 用于点火的电源:梳妆台

· 气象代号:血压

· 起爆时间:零时

中国首颗原子弹为何代号“邱小姐”?网友:就这么简单其实很妙

二、“邱小姐”代号的真正由来

现在我们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这个代号了:

1. 核心来源:外形比喻。第一颗原子弹是球形,这个形状是起点。它被形象地比作一个“球”。

2. 保密需求下的雅化。在严谨的科研和军事通信中,直接使用“球”显得过于直白和随意。于是,科研人员发挥智慧,将这个“球”雅称为 “小姐” 。这样一来,“球小姐”这个称呼既形象,又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还带有一丝那个年代特有的含蓄和幽默。

3. 从“球”到“邱”的演变。在汉语中,“球”和“邱”发音相近。在书面记录和正式通信中,使用姓氏“邱”字来代替“球”字,显得更加正式、像一个人名,进一步增强了保密性。最终,“邱小姐”这个代号就被确定下来,并进入了正式的密码本。

所以,整个过程是:球形~球小姐~邱小姐。

中国首颗原子弹为何代号“邱小姐”?网友:就这么简单其实很妙

三、为何要使用如此生活化的代号?

这背后体现了当时中国科研人员面临巨大压力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极高的保密智慧。

· 保密性:在通信和讨论中,使用“邱小姐出嫁了”、“正在给邱小姐梳辫子”这样的语言,在外人听来完全是日常家常,完全无法与绝密的核试验联系起来。

· 隐蔽性:即便被截获,敌人也极难从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汇中破译出真正的军事机密。

· 趣味性与减压:在高度紧张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这套风趣的代号系统也为科研人员带来了一丝轻松和慰藉,体现了他们在巨大压力下依然保持的从容与幽默。

总结来说,“中国首颗原子弹代号‘邱小姐’”这件事,远不止“因为它是球形”这么简单。它是一个由外形特征出发,经过保密雅化和系统化扩展,最终形成的一整套充满中国式智慧的保密通信体系的核心。它不仅是历史的一个有趣注脚,更是那一代科研工作者智慧、乐观和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热点追踪巴巴,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603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