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兵王启铭15秒飞踹制服施暴者,引发全网对见义勇为的热议。法律专家认定其正当防卫,而他更将12万打赏捐给反家暴项目,呼吁‘别让热度变凉度’。这记侧踹不仅制止暴力,更踹开了路人的冷漠。”
一道白色身影如闪电般掠过,人字拖划破沉闷的空气,一记侧踹精准命中施暴者腰肋。全程仅用15秒,却引爆了全网关于勇气与法律的深刻辩论。
2025年9月27日下午4点18分,福建泉州丰泽区泉秀街,沉闷的击打声和女子撕心裂肺的哭喊突然划破天际。一名黑衣男子正对年轻女子拳打脚踢,女子踉跄后退,后背重重撞在公交站广告牌上,发出“咣”的闷响。
周围行人惊呼四散,却无人敢上前。2分钟内17名路人围观却没人出手,这场景让人直呼“心凉凉”。
就在施暴者李某越打越上头时,一道“闪电”突然杀到——附近甜品店老板王启铭一个箭步冲出,抬脚就是标准侧踹,直接把李某踹翻在地。

01 退伍兵与施暴者,15秒的制暴艺术
“听到哭声就冲出去了,哪想那么多?”王启铭事后回忆道。这位1994年出生的泉州洛江小伙,并非普通路人。
2012年,他入伍陆军第73集团军某侦察旅,每天300个俯卧撑加5公里跑是标配,曾在国际侦察兵比武中拿下狙击单项第三。2020年退伍后,他在泉州开了家甜品店。
事件发生时,王启铭正在给店员示范芒果千层,听见外面哭声,连围裙都没摘就冲了出去。他穿着人字拖、灰色背心,却使出了一套“教科书式”的制暴动作。
有网友反复放大镜头看细节后评论:“这脚看着猛,其实收着劲,踹的是腰侧软地方,既能赶跑施暴者,又不会弄成重伤,这分寸感绝了。”
02 法律边界,见义勇为的正当性之争
王启铭的飞踹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一片称赞,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有人担心:“见义勇为是否需控制力度”?万一被反告怎么办?不怕被讹诈吗?
类似的担忧并非没有根据。2018年的“赵宇案”曾闹得沸沸扬扬——他看见女邻居被男子掐脖子,冲上去踹伤了施暴者,结果被拘留了14天,好在最后被认定是正当防卫,还评了见义勇为。
针对此事,丰泽公安分局迅速认定王启铭属正当防卫,不负法律责任,并为他申报了“见义勇为”奖励。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也点赞:“这侧踹干净利落,完全符合正当防卫构成要件!”
法律界人士解释,根据《民法典》第181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必要手段制止,只要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哪怕施暴者被踹伤,救人者也不担责。

03 暴力背后,家暴数据的警示
这起事件揭开了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家庭暴力案件超百万起,但2025年全国见义勇为确认数量同比增长37%,其中退伍军人占比达21%。
在这起事件中,施暴者李某和受害女子是前同事关系,因感情纠纷当街动手。经鉴定,女子头皮血肿、右臂擦伤,属于轻微伤。
警方通报显示,李某被行政拘留10日、罚款500元。
类似的街头暴力事件并非个例。2025年1月12日晚,在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一名男子当街殴打妻子,被一名热心女子隔窗喝止。
据晋城市城区妇联回应,涉事双方系夫妻关系,日常关系尚可,当晚因男方酒后争吵引发冲突。
2025年5月20日,深圳宝安区坪洲地铁站附近,一名女子拒绝乘车后,遭一名疑似摩的司机的男子殴打。经查,施暴者杨某曾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
04 从军营到街头,不变的责任担当
王启铭的举动并非孤例。在贵州毕节,一名退伍军人见到街头暴力,也迅速冲上前飞踹施暴者肩膀将其制服,并全程保护女子直至警方到场。
还有68岁的退伍老兵杨先生,在景区做保洁时因提醒游客不要乱扔垃圾,遭多名游客殴打致伤,头部面部多处损伤,甚至不时吐血。
这些退伍军人尽管已离开军营,但骨子里的责任感从未褪色。
王启铭在直播中的举动更让人敬佩——他把网友打赏的12万元全部捐给了泉州市妇联“反家暴公益项目”,并喊话:“别让热度变凉度,遇到家暴请第一时间报警。”

05 旁观者效应,17人围观的反思
这起事件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在王启铭出手前,现场有17名路人围观,却无人出手。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 “旁观者效应”——人越多,越容易指望别人出手。
王启铭用行动证明:关键时刻,总得有人先迈出那一步!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的:“勇敢制止是对文明的守护。”
事件发生后,泉州市妇联计划在社区设立“反家暴服务站”,丰泽警方也加强了重点区域巡逻。这波“组合拳”让网友直呼“安全感爆棚”。

如今,王启铭的甜品店成了“网红打卡地”,不少人慕名而来,就为看一眼这位“飞踹英雄”。他的甜品店门口排起长队,网友笑称“来吃一口‘正义千层’”。
更暖心的是,被打女孩小黄在家人陪同下现身直播间,向王启铭深深鞠躬:“哥,谢谢你救了我。”
王启铭摆摆手:“保护你是我应该做的,但更希望天下无暴,咱们都别再给警察添麻烦。”
这位穿着人字拖的退伍兵,用15秒的一脚侧踹,不仅制止了一起暴力事件,更踹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让正义在街头提前到场。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