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老李的红旗车带着小划痕驶过阅兵场,50位车主自发献车擦亮‘中国脸面’。从民间征集到荣耀归还,这场双向奔赴让‘人民车队’成为国家盛典的特殊参与者。”...

“老李的红旗车带着小划痕驶过阅兵场,50位车主自发献车擦亮‘中国脸面’。从民间征集到荣耀归还,这场双向奔赴让‘人民车队’成为国家盛典的特殊参与者。”

红旗车驶过阅兵场,又回归日常生活,背后是一场国家与人民的“双向奔赴”。

“看!车头那道小划痕,是上次停车蹭的,错不了!”河南车主老李指着电视上正缓缓驶过的礼宾车队,激动地对着全家人喊道。话音刚落,家里响起一片掌声,邻居们闻声也凑过来,跟着一起喊“好样的!”

这一刻,老李的普通红旗轿车正肩负着国家使命,作为九三阅兵的礼宾车迎接外宾。而像他这样的车主在全国还有不少,他们的车辆共同组成了这场国家盛典的“特殊参与者”。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01 征车倡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阅兵前一个月,中国一汽向全国红旗车主发出了一份特别的倡议——征集车况良好的车辆作为礼宾用车。

消息一出,各地红旗车主群立刻沸腾了。

老李刚下班到家,连饭都没顾上吃,就赶紧填表报名。他在采访中表示:“这辈子没机会参加阅兵,能让车替咱为国家出份力,这是多大的荣耀!”

仅河南省,就有50位红旗车主主动献车。他们中有小生意老板、退休教师,也有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

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开着红旗车,都怀着一股子“想为国家做点啥”的热情。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02 精心准备:擦亮中国的“脸面”

报名成功后,车主们自发地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他们自费给车做了深度保养,有的特意去贴了新膜,有的把内饰擦得一尘不染,生怕自家车“掉链子”。

洛阳车主王先生笑着说,那段时间他每天下班就去车库擦车,每个螺丝都要亲自检查才放心。

他坦言:“这不是我的车,是要去迎接外宾的,代表的是咱中国老百姓的脸面!”

这种紧张与自豪交织的情绪,在车主中弥漫开来。对他们来说,这已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03 光荣时刻:家家户户的阅兵观礼

阅兵当天,这些车主的心情比过年还激动。

老李早早把亲戚都叫到家里,电视调到最大声。当礼宾车队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时,全家人都屏息凝神,寻找着那辆熟悉的红旗车。

我的车参加九三阅兵去了”——这成了车主们那几天最骄傲的宣言

一位车主被问及车去哪了时,自豪地如此回答。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满满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04 完美归还:一份意外的惊喜

阅兵仪式结束后,这些肩负特殊使命的车辆开始了它们的归程。

9月29日上午,红旗汽车郑州大展店的店长表示,参加阅兵的所有汽车已全部归还给车主

归还的不仅仅是车,还有一份浓浓的谢意。

据店长介绍,这些车辆在归还前都做了全车检查并加满了油。为表感谢,红旗官方及门店还为车主们准备了一些纪念品、现金补助和一封感谢信。

这些感谢信被相框裱起来,成为了车主家中的荣耀象征。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调侃道:“这得摆家里证明九三阅兵参与者身份,太有面了”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05 全民参与:节俭背后的深意

九三阅兵礼宾车借用民间车辆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许多网友对此举纷纷叫好:“让全民参与,挺好!”

一位网友精准地指出了这一做法背后的意义:“鸽子是用的人民的,车辆也是用的人民的,全民参与这种感觉很棒”

还有网友表示:“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叫人民车队,是实力的一种象征,不是国家没车,是让全世界知道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种做法既体现了节俭办盛典的理念,又增强了民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06 品牌担当:红旗的使命与传承

红旗汽车作为民族品牌,此次在九三阅兵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据红旗汽车郑州大展店的店长表示:“红旗汽车作为民族品牌肯定要支持国家,也彰显了品牌的担当。同时,也要感谢车主们的大力支持。”

据新华网报道,自1959年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起,红旗便成为阅兵检阅车的专属代名词。

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上的CA72J型轿车,到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CA770TJ特种检阅车,再到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每一次亮相,红旗都以最高标准守护盛典荣光,此次亦不例外。

九三阅兵礼宾车从人民中来?回人民中去!

山东车主董先生的红旗H9不仅在九三阅兵中承担了礼宾任务,此前还曾作为外宾车参加上合组织峰会。

他的车买了两年,车况依旧良好。交付和归还时,工作人员都对车做了全面检查。对他而言,车辆被国家借用是一种荣耀,也是对民族品牌的支持。

收到感谢信和纪念品的车主们,将这些物品视若珍宝。那封被精心装裱的感谢信,不仅仅是一张纸,更是国家与人民鱼水情深的实物见证。

而红旗车身上那些微小划痕——它们未曾被刻意修复,一如这个国家朴实无华、不避讳艰辛痕迹的本色。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知世故而不世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539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