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满18岁的王某伪造"白富美"人设诈骗20余万,从代购骗局到伪造患癌募捐,最终奢侈消费账单曝光,法庭上悔恨痛哭。法官警示:年轻不是违法理由,虚荣不能成为犯罪借口,网络人设终将崩塌,踏实做人才是正道。

近日,一起特殊的诈骗案引发社会热议。刚满18周岁的王某利用社交平台伪造"白富美"人设,通过编造各种谎言诈骗20余万元,全部用于购买奢侈品、出入高档场所。法院最终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这个沉迷于虚幻"富二代"生活的女孩,为自己的一时虚荣付出了沉重代价。
一、精心打造的"白富美"人设
警方调查发现,王某从17岁开始就在各大社交平台塑造虚假形象:
盗用网红照片作为头像
伪造海外留学背景
发布租来的豪车、名牌包摆拍视频
这些精心包装的内容让她迅速积累了数万粉丝,也为后续诈骗埋下伏笔。
二、花样百出的诈骗手段
随着"人设"建立,王某开始实施多种骗术:
代购骗局:以"内部渠道"为由收取货款后消失
感情诈骗:同时与多名男性网恋索要礼物
伪造投资项目:虚构父亲是地产商诱骗"合伙"
最离谱的是,她甚至伪造医院诊断书,以"患癌急需手术费"为由向粉丝募捐。
三、奢侈消费的账单真相
办案人员查实的消费记录触目惊心:
一晚花费6800元的五星级酒店套房
三个月购买7个万元级奢侈品牌包包
定期预约1980元/次的高端美容护理
而这些钱全部来自受害者的血汗钱,有大学生为此背上了校园贷。
四、法庭上的悔恨泪水
庭审现场曝光的多组对比照片令人唏嘘:
朋友圈里的"直升机度假"VS实际居住的城中村出租屋
晒出的"生日收到百万转账"VS母亲真实的工厂工资条
王某当庭痛哭忏悔,但为时已晚。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指出:"年轻不是违法理由,虚荣更不能成为犯罪的借口。"
这起案件给所有年轻人敲响警钟:网络虚拟人设终会崩塌,踏实做人才是正道。那些靠欺骗获得的"光鲜生活",最终都要用自由和前途来偿还。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