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哈尔滨的首映礼现场,当“731”三个冰冷的数字在大银幕上灼然亮起,导演赵林山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洪流,泪水决堤,声音哽咽。他宣称,这三个字是对哈尔滨,对所有在那段至暗历史中逝去的灵魂,最深沉的告慰,他自认无愧于心。现场观众,无一例外地被这股情感洪流裹挟,掌声如雷,经久不息,凝重的表情与湿润的眼眶,无声地诉说着电影带来的震撼。一位首批观影者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不讳:“这部电影尺度之大,令人难以承受,却又超乎预期。它不仅揭露了731部队的恶行,更深入探讨了宏大的历史意义,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观看。”这绝非仅仅是一部电影的首映,它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执念,一次对历史深渊的叩问,更是一位电影人以血肉之躯,对社会责任的庄严承担。
这部耗时近十年筹备、六年跨国取证的《731》,并非对1988年《黑太阳731》的简单复刻,而是赵林山导演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平民视角,力图还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反人类暴行的真实面貌。影片以光影为媒介,试图让那些被刻意沉默的证据“开口说话”,透过历史的尘埃,重新审视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命运与情感。赵林山及其团队,如同考古学家般,深入浩如烟海的史料缝隙,发现“谎言比真相更可怕”的残酷现实。影片中那些“健康换取自由”、“天皇亲善”、“食物宝贵”等令人毛骨悚然的谎言,皆是基于严谨史料研究的端倪。赵林山反复强调,铭记历史并非为了揭开疼痛的伤疤,而是为了让和平之光照耀人类文明的征途,这正是他投身此片的核心驱动力。总监制庄严在首映式上进一步阐释,重拍《731》正是为了“换一个视角,用现代技术,揭露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生化武器研发等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罪行”。
赵林山导演的创作之路,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呈现,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挣扎与权衡。他深知,拍摄这一题材不仅意味着耗时耗力的跨国取证,更意味着直面人性最深处的黑暗。据报道,为了筹措资金,他曾抵押北京房产,甚至让儿子辍学随他赴日取证,这无疑是对一个家庭的巨大考验。在长达五年的创作期间,他仿佛瞬间苍老了二十岁,头发花白,性格也变得更加沉默寡言。更令人心悸的是,影片筹备初期,他被告知此前已有三位导演在尝试拍摄类似题材时不幸陨命,甚至有编剧神秘失踪。这种死亡的阴影和未知的风险,无疑是对他心理防线的巨大冲击。然而,他毅然签下“生死状”,这份决绝的背后,是对历史遗忘的警醒,更是对无数亡魂的庄严承诺。
然而,这部电影在正式上映前,也并非没有遭遇狂风骤雨般的争议。演员王尊在社交平台公开控诉剧组拖欠其片酬长达四五年,而另一位业内编剧则毫不留情地吐槽《731》“演员都没票房号召力,导演的水平一言难尽”,这些言论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更甚者,电影预告片上线后,遭遇了高达180万次的举报,理由五花八门,从“血腥暴力伤害青少年”到“不该揭开历史伤疤”,甚至“影响中日关系”。面对这些质疑与负面评价,赵林山导演在多个场合选择了直面回应。他坚信“谎言比真相更可怕”,并指出影片已在预告中明确标注“未满18周岁请谨慎观看”,并发布了详细的观影指南,提醒“14岁以下观众需家长陪同,部分画面可能引起不适”。在拍摄儿童实验戏份时,小演员因恐惧而哭泣,赵林山最终修改剧本,用男孩画的全家福被日军撕碎的镜头替代了直接的暴力场面。他对此解释道:“有些痛,不用演出来,藏在细节里更扎心。”这番话,不仅体现了他在艺术表达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思熟虑和艰难权衡,更揭示了他为“让被沉默的证据说话”这一目标,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个人牺牲,以及所承受的巨大外部与内部压力。
在《731》引发的强烈社会反响和预售票房破亿的奇迹背后,赵林山导演对于艺术作品在唤醒民族记忆与推动国际和平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将影院比作“正义的法庭”,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审判者”,并选择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上映,旨在为正义“开庭”。主演姜武表示,他们扮演这些角色,就是为了遇难同胞发声,通过影像,让世人知道他们存在的痕迹,“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日子”。主演李乃文则在观影后深思战争与侵略之“恶的底线”,呼吁观众在铭记历史的同时,警惕这种恶的再次渗入。主演孙茜在谈及自己饰演的角色时,声音哽咽,她表示自己不是在演一个角色,而是和她一起活,并在那一刻和她一起死去,那些89年前鲜活的生命,最终“无人生还”。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也指出,“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展现得还要残酷”,肯定了电影在让更多人了解当年反人类暴行上的重要作用。这种多方共鸣,正是赵林山导演所期待的,他希望通过电影,让“你若记得,我便活过”的核心主题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受害者被记住,从而撕开历史的结痂,找到其意义和力量。
电影《731》不仅在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其海外上映计划也彰显了赵林山导演将这段历史推向国际视野的决心。影片计划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英文片名为《Evil Unbound(罪行无界)》。这表明,赵林山导演希望通过电影,让全世界共同审视这段反人类的罪行,唤起国际社会对历史真相的共同记忆,从而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世界。他的泪水,既是为逝者而流,也是为真相而泣,更是对未来和平的深切期盼。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是票房上的胜利,更是对历史记忆传承的有力推动,揭示了艺术作品在时代变迁中不可替代的价值,为“同胞们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的愿景贡献着影像的力量。
最终,赵林山导演的《731》以其不容置疑的真实性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撕开了历史的伪装,迫使我们直面那些被刻意遗忘的暴行。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座用影像铸就的纪念碑,是对三千亡魂的庄严承诺,也是一个民族面对伤痛历史的勇敢直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让那些沉默的证据“说话”,让历史的真相穿透一切谎言与遗忘的迷雾。赵林山用他十余年的生命时光,以一部电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有些历史,必须被记住,哪怕记住的过程如此痛苦,因为遗忘,才是对逝者最大的背叛,对未来最深的伤害。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每日沸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