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

全球首个低空三维多物理场耦合引导风洞在深圳建成,填补国际空白,可模拟气流、电磁、温度等多场耦合环境,为无人机、空中出租车等提供高精度测试平台,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全球首个低空三维多物理场耦合引导风洞在深圳建成,填补国际空白,可模拟气流、电磁、温度等多场耦合环境,为无人机、空中出租车等提供高精度测试平台,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全球首个低空三维多物理场耦合引导风洞在深圳龙华区丹霞路1号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

这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由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思实验室研发,其建成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更为低空飞行器、无人机等领域的研发测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

这座风洞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创新的"三维多物理场耦合"技术。传统风洞主要模拟单一的气流环境,而该设施能够同时复现低空环境中的气流场、电磁场、温度场等多物理场耦合作用,高度还原真实飞行场景。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

据研发团队介绍,风洞内部设置了超过2000个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气流速度、压力分布、电磁干扰等30余项参数,数据采集频率达到每秒10万次。这种高精度的环境模拟能力,使得飞行器在研发阶段就能获得接近实际飞行的测试数据,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在技术参数方面,该风洞测试段直径达8米,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能够模拟从静止到12级台风的各种风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独创的"引导式"设计突破了传统风洞的局限,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主动引导气流形成特定模式,模拟城市峡谷效应、建筑群扰流等复杂低空环境。这一技术突破对城市空中交通(UAM)系统的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该风洞的建设历时三年,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多物理场耦合控制算法,研发团队通过融合计算流体力学、电磁场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实现了各物理场的精准协同控制。风洞的建成将直接服务于深圳正在打造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为无人机物流、空中出租车等新兴业态提供关键测试平台。

这座风洞的落户是深圳布局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一步,作为国家低空经济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已集聚了超过1500家无人机相关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该风洞将成为连接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关键纽带,预计每年可服务超过200个研发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链产值增长近百亿元。

这座风洞的建设也体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作为深圳市引进的重大基础研究机构,自成立以来已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该院采用"学科交叉、产研融合"的新型组织模式,快速响应产业需求,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了一批重大科研设施。

#全球首个低空风洞落地龙华#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1260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