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商场、景区出现以抽象几何图形或动物形象区分的公厕标识,如“正三角/倒三角”“大象/长颈鹿”等,导致公众频繁误入。"奇葩"公厕标识泛滥,影响公众识别,需加强标准监管与设计规范,回归简洁实用本质,体现城市人文关怀。

说得对,这些“奇葩”公厕标识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看似是设计问题,背后却关系到公共服务的本质。
一、快速了解当前公厕标识的核心问题与改进方向
识别性:采用过于抽象的几何图形(如三角、线条)、动物形象等,令人困惑。 推荐使用穿裤装男性、穿裙装女性的通用图形符号,并建议附加“男/女”中文文字。
规范性:部分场所标识仅有英文或无任何文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公共场所设施应使用规范汉字的规定。 部分地方标准(如常州金坛区)已要求严格按《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统一设置。
功能性:一味追求“设计感”,标识颜色淡化、线条极简,忽视了指引的基本功能。 坚持“功能优先” 原则,确保标识清晰醒目,易于各类人群远距离识别。

二、如何推动公厕标识改进
要让公厕标识回归清晰与实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1. 明确标准与强化监管
· 虽然国家有《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等推荐性标准,但缺乏强制性是乱象根源之一。可以考虑推动标准从 “推荐性”向“强制性”升级,并辅以常态化巡查督促整改。
· 一些地方如常州金坛区已行动起来,发布通知要求公厕标志严格按《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进行统一设置。重庆市铜梁区也鼓励商超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等规范使用标识。
2. 确立“功能优先”的设计原则
· 设计者和管理者需要明确,公共标识的首要任务是准确传递信息。任何创意都应在确保识别无误的基础上进行。
· 最有效的改进方法之一,是在图形旁附加“男”“女”中文文字,这能彻底消除歧义。
3.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辨认的公厕标识,可以主动向商场、景区等管理方反馈,或通过相关政务平台投诉。
· 公众的积极反馈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推动管理方做出改变。事实上,天津、重庆等地已有商场在顾客反映后,主动在原有图形旁增贴了文字标识。

总结
一个理想的城市,体现在它能于细微处关怀每一位居民。规整“奇葩”公厕标识,正是这种关怀的具体体现。这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与公众形成合力,让设计在坚守功能本源的同时,也能绽放创意与温度。
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如果你在公共场所遇到特别令人困惑的标识,不妨拍照记录下来并向相关单位反映,你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在推动改变的发生。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