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日本政坛频频冒出为军国主义招魂的危险言论,从政客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到教科书淡化侵略历史,再到谋求"先发制人"打击能力,这一系列动向犹如照妖镜,映照出某些势力从未真正反省的战争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必须警惕其押韵——绝不允许军国主义幽灵再度为祸人间,这是亚洲人民用鲜血换来的铁律。
回望上世纪,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造成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伤亡,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三光"政策等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这些不是抽象的史料,而是数百万家庭刻骨铭心的创伤记忆。近年来日本右翼却变本加厉篡改历史:将"侵略"改为"进出",把"强征"说成"招募",甚至诬告慰安妇制度是"商业行为"。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为武力扩张铺路的思想清场。
当今日本某些政客的所作所为,与战前军国主义路径惊人相似:解禁集体自卫权突破和平宪法、大幅增加防卫费逼近GDP2%、在西南诸岛部署远程导弹。更具欺骗性的是打着"价值观外交"旗号构建反华包围圈,试图复活"大东亚共荣圈"的幽灵。琉球大学教授指出,这种"军事正常化"话术,与1930年代"自卫行动"的战争借口如出一辙。
中国作为战争最大受害国,有责任也有能力遏制军国主义复活。东风系列导弹守护着和平的天空,辽宁舰编队巡航着安宁的海疆。但比武力威慑更重要的是历史共识——我们支持日本和平发展,但决不允许屠刀再次出鞘。近日外交部发布的《日本侵略罪行档案》,正是对历史修正主义的精准反击。
在广岛原爆遗址的慰灵碑上,镌刻着"安らかに眠って下さい 過ちは繰返しませぬから"(请安息吧,错误不会重演)。这份承诺不应只对核爆受害者,更该对亚洲所有战争受难者兑现。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不是延续仇恨,而是确保悲剧永不重演。正如犹太人对纳粹主义的"永不忘记",亚洲人民对军国主义也永远保持最高警戒。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