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警惕!收藏市场惊现“文化软刀子”邮票

在集邮爱好者交流群里,一套印有争议地图的"限量版邮票"正被高价炒作;古玩市场角落,包装精美的"历史纪念票"暗藏扭曲史实的内容;拍卖会上,所谓"稀世珍邮"竟在方寸之间夹带政治私货...这些看似......

在集邮爱好者交流群里,一套印有争议地图的"限量版邮票"正被高价炒作;古玩市场角落,包装精美的"历史纪念票"暗藏扭曲史实的内容;拍卖会上,所谓"稀世珍邮"竟在方寸之间夹带政治私货...这些看似普通的邮票,实则可能成为刺向文化安全的"软刀子"。近期,国家邮政监管部门查处的多起案例显示,某些境外势力正通过邮票这种特殊载体,实施文化渗透和历史虚无主义传播。

警惕!收藏市场惊现“文化软刀子”邮票

调查发现,这些问题邮票主要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篡改地图边界,在所谓"主题邮票"中故意错绘我国版图;二是通过历史事件纪念票美化侵略战争,如某套邮票将甲午海战描绘成"东亚解放战争";三是利用生肖、节庆等大众题材夹带私货,如在春节邮票中植入分裂主义符号。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问题邮票往往披着"限量发行""收藏珍品"的外衣,通过地下渠道流入市场,部分甚至出现在电商平台上。

集邮专家指出,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具有独特的权威性和传播力。一枚邮票平均会被200人次传看,且往往被长期保存。某些势力正是看中这一点,将邮票变成意识形态渗透工具。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有人专门针对青少年集邮爱好者设计动漫风格问题邮票,企图从小培养错误历史观。某中学教师反映,曾在学生交换的邮票中发现包含错误领土信息的品种。

这些"文化软刀子"的传播路径令人警醒。部分通过国际邮展混入境内,有的借文化交流之名夹带入境,更有甚者通过境外拍卖网站定向销售给国内特定群体。某案件中,执法人员查获一个利用邮票向国内高校图书馆系统性渗透的团伙,其邮寄的"捐赠邮集"中包含大量问题内容。数据分析显示,这些问题邮票多来自几个特定国家和地区,背后有明显的组织策划痕迹。

法律专家强调,根据我国《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行或销售伪造、变造的邮票,不得销售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境外邮票。对于传播错误国家版图、歪曲历史事实的问题邮票,可依据《反分裂国家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追究责任。今年以来,全国已查处非法邮票交易案件230余起,收缴问题邮票1.7万余套。

面对这一新型文化渗透方式,集邮爱好者需提高鉴别能力。专家建议:购买邮票认准正规渠道,警惕"境外回流""绝版限量"等营销话术;发现地图类邮票要对照官方标准地图核实;收到来历不明的邮品应及时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家长和教师应关注青少年的集邮活动,帮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邮票虽小,事关重大。这方寸之间的文化较量,实则是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战场。我们既要保持对邮票文化的热爱,也要擦亮眼睛,决不让"文化软刀子"有可乘之机。相关部门应加强进出境邮品审查,电商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共同筑牢文化安全防线,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3267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