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中,明确列出了五类可申请信用修复的具体情形。首先是因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失信的,需提供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其次是非主观故意且未造成实际损害的轻微失信,如年报逾期5日内补报等;第三是已履行处罚义务并完成整改的行政处罚信息,需提交监管部门验收合格证明;然后是法院已出具履行完毕证明的被执行人信息;最后是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予以修复的情形。申请流程上,信用主体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或线下服务窗口提交修复申请,需准备身份证明、失信行为纠正证明、责任履行证明等材料。主管部门将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条件的将终止公示或标注修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不在修复范围内。这项新规既给予失信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又守住了重点领域的信用底线。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