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洋和天空更高远的,可以是语言。事情起源于11月16日,新东方32岁“生日”,当时在南极的俞敏洪发出了一封全员信,祝贺新东方32周年生日快乐。部分年轻员工和网友对这封信表示不满,认为老板在南极游玩而员工却在加班,这种反差让他们感到讽刺,难以共情。
11月18日早上,“新东方员工吐槽俞敏洪内部信”等话题登上热搜。11月20日上午,俞敏洪回应称明年冬天将选10个新东方及东方甄选的基层优秀员工与10个东方甄选的优秀客户一起去南极考察。他还澄清了关于游轮费用的问题,但这些回应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更多讨论。
企业创立32周年之际,创始人发一封贺信是很自然的事情,希望全体员工与自己分享喜悦也无可厚非。然而,部分员工和网友表达不满的原因在于,他们觉得老板给自己送大礼、放长假去南极旅行,却没有给员工放假或发放福利,导致心情无法与老板共鸣。此外,俞敏洪在信中提到的内容被一些人解读为炫耀,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面对舆论压力,俞敏洪迅速调整策略,强调自己的工作性质,并承诺未来会组织青少年和员工考察南极。他还表示允许员工吐槽是新东方的传统,鼓励及时反馈问题。尽管如此,风波仍未完全平息。
俞敏洪需要更好地理解信息时代的新叙事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员工更多实际关怀。同时,公众也不应过于苛责,毕竟他多年来坚持做教育类企业,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提升了学员技能。尽管存在争议,但他仍然是一个杰出的企业家和优秀的老师。
实际上,愿意写长信的人已经不多了。即便这封信是在南极写的,即便这趟旅行花费不菲,但奋斗了一辈子的俞敏洪老师值得这样的放松和享受。当纷争发生时,双方都应尝试理解和沟通,找到正确的交流方式。
比语言更纯粹的,可以是纯粹的心灵和美好的期望。希望所有老板都能将企业做得更好,提供更多福利,让员工有资本和时间去追求向往的生活。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广州日报,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