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评测年年有,都快成入冬必备项目了。
去年我们测试过10款300-400元价位的品牌羽绒服,发现多数产品基本规范。但与此同时,央视也曾曝光羽绒服虚标乱象——用50绒冒充90绒,让人不得不警惕。
于是今年我们团队继续深入,从线上平台和线下批发市场采购了14件热销羽绒服(线上8件、线下6件),其中不乏销量几千甚至上万的“网红款”,全部送往专业实验室检测。
结果一出来,确实令人震惊:原来羽绒服市场至今仍存在大量不合格产品!
羽绒服好不好,关键要看“绒子含量”——指的是真正的羽绒朵,而不是碎毛、羽丝。国家标准明确规定,绒丝+羽丝含量不能超过10%,否则不仅保暖性差,还容易钻绒。
检测结果分为两类:
① 3件知名品牌羽绒服:全部合格,值得信赖
线上购买的3款品牌羽绒服,绒子含量均符合其标称的90%,没有虚假宣传。
② 11件白牌羽绒服:仅1件合格,其余10件都有问题
这些衣服标签上大多标注“90绒”,少数标“50绒”,但实际填充物五花八门:
· 最夸张的5号样品,含绒量为0,填充物为100%聚酯纤维;
· 4号、6号、10号、12号样品的绒子含量甚至不到50%,几乎全是碎毛丝,保暖效果极差;
· 7号样品虽然标称“50绒”,但采用了团体标准而非国标,羽丝含量依然超标。
这些所谓的“羽绒”和我们理解的真正羽绒完全不同。碎毛无法固定空气形成隔热层,导致蓬松度和保暖性严重下降。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羽绒服拿起来很重,充绒量看似不低,却不如一件真正含90%绒子的轻薄款暖和。
更令人担忧的是,14件送检样品中,有10件检出了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残留。这是一种环境激素,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羽绒在生产中需经多道洗涤工序,若品控不严,就容易残留APEO。这10件中有7件明确超标,最高的一款超标10.6倍!
保暖性先不说,穿件衣服还可能影响健康?这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还发现行业内存在“回收绒”乱象:把旧羽绒服中的羽绒拆出,经简单处理后重新填充,冒充新羽绒出售。这种“再生绒”不仅脏污,还可能存在细菌、霉菌隐患,但由于检测困难,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
我们替大家剪开了这些“假羽绒服”,内部填充物碎的碎、脏的脏,与其穿这样的衣服,不如选择一件干净、性价比高的棉服。
那么,作为消费者该如何避坑?
⭐选购指南⭐
1. 看准水洗标:完整的水洗标应包含羽绒种类、绒子含量、充绒量、规格号型、洗涤方式,缺一不可;
2. 警惕“充绒量90%”这类模糊说法:正确标注应为“绒子含量90%”或“充绒量XX克”;
3. 尽量选择正规品牌:本次及去年测试的知名品牌产品均符合标称,品质有保障;
4. 不贪便宜:价格过低、标签不全、信息模糊的产品风险较高。
写在最后:
经过两年实测验证,“一分价钱一分货”在羽绒服领域基本成立。面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想“低价捡漏”往往容易踩坑。我们也呼吁品牌方珍惜羽毛,不要辜负消费者的信任。
转发这篇文章,帮你和家人在这个冬天选到一件真正暖和的羽绒服!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什么值得买 | 作者:什么值得买】,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