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小雪节气标志着寒冷的气候逐渐加剧,空气变得干燥,人体容易受到寒气侵袭,出现干燥、乏力等不适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合理的饮食尤为重要。为了适应季节变化,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传统上有“......

小雪节气标志着寒冷的气候逐渐加剧,空气变得干燥,人体容易受到寒气侵袭,出现干燥、乏力等不适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合理的饮食尤为重要。为了适应季节变化,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传统上有“吃四白”的说法,这四种食物有着润燥解乏、滋补养生的功效,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缓解干燥气候带来的不适,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在小雪时节,食疗不仅是养生的重要途径,更是顺应自然变化、调理体质的良方。

口蘑鸡丁

材料:鸡胸肉200克、口蘑(白蘑菇)150克、青椒1个、红椒1个、姜蒜末适量、料酒1大勺、生抽1大勺、老抽1小勺、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淀粉1小勺、食用油适量、鸡精或味精(可选)少许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步骤:

1. 准备食材:鸡胸肉洗净,去掉筋膜,切成1-2厘米见方的丁,放入碗中,加入少许料酒、盐、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0-15分钟;口蘑洗净,切片。如果蘑菇较大,可以再切成小块;青椒和红椒去籽,切成小丁,姜蒜切末备用。

2. 鸡肉焯水:在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将腌制好的鸡丁放入冷水中,开火加热至水温升高,煮至鸡肉变色(约2-3分钟),捞出沥干备用。这样可以去腥,同时使鸡肉更加嫩滑。

3. 炒蘑菇:锅中加少许油,先加入姜蒜末煸炒出香味,再加入口蘑片翻炒。蘑菇出水后,加入少许盐,继续翻炒至蘑菇变软,出香味,盛出备用。

4. 炒鸡肉:锅中重新加入少许油,加入鸡肉丁炒至表面微微金黄,鸡肉变熟且稍有焦脆感。注意火候,不要炒得过老。

5. 调味:加入青椒丁、红椒丁,再次翻炒均匀,加入生抽、老抽调色和调味,继续翻炒2-3分钟,直到蔬菜变软。

6. 混合炒匀:将之前炒好的蘑菇回锅,和鸡肉、蔬菜一起炒匀,调整味道后,加入少许白胡椒粉、盐等调味,继续翻炒均匀,至所有食材充分融合。

7. 出锅装盘:最后可以根据口味,加入一点鸡精或味精提升鲜味,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温馨提示:

1) 鸡肉选择:鸡胸肉是比较瘦的部位,口感嫩滑,但如果喜欢更有嚼劲的口感,也可以选择鸡腿肉。鸡胸肉切丁时,可以先横向切薄片,再切成丁,方便入味。

2) 焯水步骤:焯水是去腥并保持鸡肉嫩滑的一步,但不要煮得过久,否则鸡肉会变老。焯水后捞出沥干,能避免多余的水分影响炒制效果。

3) 蘑菇炒制:蘑菇本身含水分较多,炒时要充分翻炒,待蘑菇水分收干后再调味。这样炒出来的蘑菇口感会更好,不容易出水影响整体味道。

肉沫豆腐

材料:嫩豆腐1块(约300克)、猪肉末150克(可以选择瘦肉或者半瘦半肥)、姜蒜末适量、青葱2根(切段)、生抽2大勺、老抽1小勺、料酒1大勺、食用油适量、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鸡精或味精(可选)少许、香油适量、干辣椒(可选)少许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步骤:

1. 准备食材:豆腐从包装中取出,切成大约2-3厘米见方的块,放开水中浸泡10分钟,去腥备用;青葱切段,姜蒜切末备用。

2. 处理猪肉末:猪肉末可以用剁刀剁成细末,或者直接购买现成的猪肉末。用一点点料酒、盐、生抽抓匀,腌制10分钟。

3. 炒香姜蒜:锅中倒入适量油,烧热后加入姜蒜末,小火炒香。可以加入干辣椒段一起炒,增加一点辛辣味。

4. 炒猪肉末:将腌制好的猪肉末加入锅中,转中火翻炒至猪肉末变色,出油,肉末开始焦黄。

5. 调味:加入生抽、老抽,调味并为肉末上色,继续翻炒均匀。可以加入少许的白胡椒粉增加香味。

6. 加入豆腐:将切好的豆腐块轻轻加入锅中,用铲子轻轻翻动,避免豆腐破碎。稍微翻炒,让豆腐块均匀吸收肉末的香味。

7. 加水焖煮:加入适量的水(或清汤)至锅中,水量以略过豆腐为宜。加盖焖煮5-7分钟,直到豆腐入味并变热,水分收干一些。

8. 收汁与调味:打开锅盖,继续收汁至汤汁浓稠。最后根据口味加入盐、鸡精或味精调味,撒入葱段,淋上一些香油,翻拌均匀。

9. 装盘:关火,装盘后可以撒上一些额外的葱花作为点缀,增添色香味。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温馨提示:

1) 豆腐选择:建议选择嫩豆腐(北方豆腐或者老母鸡豆腐)做这道菜,口感嫩滑,容易吸收汤汁,味道更好。若使用老豆腐,炒制时要小心,避免破碎。

2) 猪肉末的选择:猪肉末可以选择瘦肉或肥瘦相间的肉,肥肉可以使菜肴更加香滑。如果偏爱低脂饮食,可以使用纯瘦肉,做出来的菜肴也会比较清爽。

3) 翻炒豆腐的技巧:豆腐在翻炒时很容易碎,尽量使用锅铲轻轻翻动,避免豆腐碎裂影响菜肴的外观。可以将豆腐先在清水中泡一会儿,去腥,保持其完整性。

醋溜白菜

材料:白菜心1棵(约500克)、干辣椒4-5个(可根据口味调整)、蒜瓣3-4瓣(切末)、姜3片(切末)、米醋2大勺、生抽1大勺、白糖1小勺、盐适量、食用油适量、香油少许、水淀粉适量(可选,增加菜肴粘稠感)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步骤:

1. 准备食材:白菜洗净,切去根部,摘取嫩心部分,切成适口的段。保持白菜的大小一致,方便烹饪;姜蒜切末,干辣椒剪成段备用。

2. 焯水白菜:锅中烧一锅热水,水开后加入少许盐,放入切好的白菜段焯水,焯至白菜断生(大约2分钟),捞出沥水备用。

3. 热锅凉油: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烧热后放入干辣椒段,小火煸炒至辣椒变色,释放香味。然后加入姜蒜末,继续翻炒,直到姜蒜的香味四溢。

4. 调味炒制:加入白糖,翻炒均匀,让糖溶化;接着加入米醋,翻炒均匀,醋香味立刻弥漫。继续炒1-2分钟,直到糖和醋的味道完全融合。

5. 加入白菜:将焯过水的白菜段加入锅中,快速翻炒均匀,使每一段白菜都均匀裹上调味料。

6. 加生抽和盐:倒入1大勺生抽,加入适量盐,继续翻炒,调整味道。如果喜欢稍微有一点汤汁,可以加入适量的水,煮至白菜入味。

7. 收汁与出锅:如果锅中有较多汁液,可以开大火将汤汁收浓,至汁液变得浓稠时,撒上一点点香油,增香后即刻出锅。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温馨提示:

1) 焯水时间:焯水的时间不宜过长,只需2-3分钟即可,过长会导致白菜失去脆嫩感。如果喜欢更脆口感,可以缩短焯水时间,或者直接跳过焯水步骤,用冷水清洗后直接炒。

2) 米醋的选择:米醋是这道菜的主料之一,建议选择酸味较柔和的米醋,避免使用过于酸的陈醋,可能会影响菜肴的口感。

3) 糖的使用:白糖的作用是中和醋的酸味,调节味道。如果口味偏酸,可以适当增加糖量,口感会更平衡。

4) 火候的控制:炒菜时火候要控制好,炒姜蒜和辣椒时火不要太大,避免焦糊,炒白菜时火力可以稍大一些,让菜肴更香脆。

芋头蒸排骨

材料:排骨400克(最好选择小排骨,容易入味)、芋头300克、生姜2片、料酒1大勺、生抽1大勺、老抽1小勺(可选,增加色泽)、盐适量、白胡椒粉适量、食用油1小勺、水淀粉适量(可选)、香葱2根(切段,用作装饰)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步骤:

1. 准备排骨:排骨洗净,剁成小段,放入大碗中,加入1大勺料酒、1大勺生抽、1小勺老抽(可选)、适量的盐、白胡椒粉,搅拌均匀,腌制约20分钟。这样可以去腥增香,让排骨更加入味。

2. 准备芋头:芋头削皮,切成厚约1-1.5厘米的片。将芋头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避免氧化变色。

3. 预处理芋头:芋头切好后,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稍微软化。这样可以让芋头更好地吸收排骨的汤汁,口感更佳。

4. 准备蒸盘:取一个蒸盘,底部铺上一层蒸过的芋头片,确保每片芋头之间有适当的间隙,方便汤汁流通。

5. 加排骨:将腌制好的排骨均匀地放在芋头片上,排骨间隔不要太紧密,让蒸汽能够渗透进去。可以用姜片点缀在排骨上,增加风味。

6. 蒸制:将蒸盘放入蒸锅中,水开后用中小火蒸约30-40分钟,蒸至排骨熟透,芋头变软,排骨的肉质嫩滑。中途可检查水量,避免水干。

7. 收汁与装盘:蒸好后,取出蒸盘,轻轻晃动盘子,看看排骨的汤汁是否多。如果汤汁较多,可将蒸盘中的汁水倒入小锅中,开火收汁至浓稠,再将浓汁淋在排骨和芋头上,最后撒上香葱段进行点缀。

小雪时节,记得吃这“4白”,润燥解乏,正当时

温馨提示:

1) 芋头的选择:选择芋头时,要挑选表皮光滑、无裂痕的新鲜芋头。过老的芋头质地较硬,口感不佳。切割时要注意芋头粘性较强,切好后最好立即放水中浸泡,以免氧化变色。

2) 腌制排骨:腌制排骨时,可以加入少量的糖,这样能帮助排骨上色和提味,但糖的量不要太多,以免影响整体口感。

3) 蒸制时间:蒸排骨的时间要视排骨的大小和嫩度而定。如果觉得排骨比较厚实或不容易入味,可以适当增加蒸制时间。

4) 水量控制:蒸制过程中需要保证锅中有足够的水蒸汽,以免蒸锅水干导致排骨蒸煮不熟,或者焦掉。

综上所述,小雪时节的“吃四白”不仅能帮助我们抵御冬季的寒冷,还能通过滋润身体,增强免疫力,避免因气候干燥而引发的健康问题。合理的食物选择和科学的进补方式,是保持健康、过冬舒适的关键。让我们在寒冬来临时,借助食疗的力量,温暖自己,滋养身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每一个寒冷的日子。

校对 黄豪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转载自MSN,【提供者:爱享美食家 | 作者:佚名】,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3026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