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智能语音玩偶中发现可疑装置,经专业机构检测确认玩偶右眼内藏有微型摄像头。这一发现不但揭开了一起侵犯隐私案件,更引发公众对智能玩具安全性的深度忧虑。据悉,这款标榜"陪伴儿童成长"的智能玩偶售价498元,月销量超过2000件,号称具有语音交互、远程监控等功能。
李女士向媒体透露,自己在给玩偶更换电池时,意外发现眼球部位有异常反光。拆解后发现一个直径不足1厘米的微型摄像装置,连接着内置SIM卡的数据传输模块。更令人不安的是,技术检测显示该摄像头支持远程实时监控,且数据上传至境外服务器。目前北京警方已立案调查,并查获涉事网店仓库内未售出的同批次问题玩偶137个。
深入调查发现,涉事产品虽标注"通过3C认证",但实际使用的是伪造证书。生产厂家信息显示为广东某玩具公司,但工商登记地址根本不存在。网络安全专家分析指出,这类恶意硬件可能被用于收集家庭生活影像、窃取WiFi密码甚至实施针对儿童的精准诈骗,安全隐患远超普通用户想象。
法律界人士表示,此案已涉嫌触犯《刑法》第253条之一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网络安全法》关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规定。消费者协会提醒家长群体,购买智能玩具务必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检查产品认证标志,收到货品后应第一时间检查有无可疑孔洞或异常发热现象。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