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元的鸭脖自由正在消失"——当年轻人开始计算每克蛋白质成本,昔日风靡的绝味鸭脖正面临消费降级、健康焦虑和渠道变革三重冲击。从钠含量超标的争议到夜宵场景消退,这个每天少卖25万根鸭脖的品牌,正在试吃盒与锁鲜装中寻找新出路。
长沙五一广场的绝味门店前,曾经排队的人龙已不复见。这个缔造了"鸭脖神话"的休闲食品巨头,最新财报显示连续三个季度营收同比下滑7.2亿元,相当于每天少卖25万根鸭脖。这把曾风靡全国的"辣味标尺",正经历着意想不到的市场考验。

价格红线遭遇消费降级
"18元的鸭脖自由正在消失"——社交平台上的这条热评道出关键变化。对比发现,招牌鸭脖单价从2019年的38元/斤涨至现今58元/斤,而便利店即食鸡胸肉价格却下探到9.9元。更残酷的是美团数据:2023年单价20元以下卤味订单占比提升17%,绝味主力价格带却集中在30-50元区间。消费研究员指出:"当年轻人开始计算每克蛋白质的成本,高溢价休闲零食首当其冲。"
健康焦虑改写零食品类
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预制菜营养成分报告》显示,绝味鸭脖钠含量达到每日建议摄入量的186%。这恰好撞上全民减盐行动的风口,小红书"低盐零食"话题浏览量半年激增3倍。在成都某写字楼自动售货机,原先绝味产品的货架位已被蛋白棒和代餐粥取代。营养学家分析:"Z世代对'负罪感食品'的容忍度正在降低,他们更愿为功能型零食买单。"
渠道革命下的位置尴尬
深夜食堂场景的消退给绝味致命一击。滴滴代驾数据显示,2023年酒吧街订单量同比下降34%,而绝味35%门店紧邻夜生活区。更棘手的是社区团购的突袭,长沙某小区团长开发的"现卤现送"业务,单月就分流周边绝味门店15%客流。食品赛道观察者发现:"当'即时满足'转向'计划性消费',依赖冲动购买的卤味巨头尚未找到新支点。"
绝味财报中那句"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的表述耐人寻味。在武汉光谷新开的第五代门店里,9.9元试吃盒与锁鲜装并行陈列,这或许暗示着行业龙头的转型方向——当"鸭脖自由"成为过去时,学会在理性消费时代重新定义价值,或许比纠结销量数字更为重要。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