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大批理工科人才要逃离韩国 薪酬与环境成主因

韩国理工科高端人才正在经历一场“出走潮”,年轻科研群体对国内薪酬体系和研发环境感到失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人才在待遇与职业发展上的受限,也揭示了韩国教育与产业长期“重医轻工”的结构性失衡。韩国银行面向...

韩国理工科高端人才正在经历一场“出走潮”,年轻科研群体对国内薪酬体系和研发环境感到失望。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人才在待遇与职业发展上的受限,也揭示了韩国教育与产业长期“重医轻工”的结构性失衡。

大批理工科人才要逃离韩国 薪酬与环境成主因

韩国银行面向1916名理工科硕博人才开展问卷调查,并发布《理工科人才海外流失决定因素与政策应对方向》报告。报告显示,42.9%的受访者有离开韩国的意向,且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其中,20多岁受访者中有意出国的比例最高,达72.4%,30多岁为61.1%,40多岁为44.3%。超过六成的20至30岁理工科硕士、博士表示考虑未来三年赴海外就业,部分人已进入面试阶段。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行业的从业者“出逃”意愿最高,IT、软件与通信行业紧随其后,即便在造船、能源、成套设备等传统优势行业,也有相当比例的人才考虑去海外发展。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统计显示,2013年至2022年间,约34万名理工科人才赴海外发展,其中硕博级高端人才约9.6万。

调查显示,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才外流的重要推手。近七成受访者将薪资列为考虑离开韩国的首要原因。韩国职场普遍采用以工龄为核心的薪酬体系,而非以成果为导向的绩效机制,导致高学历理工科人才在薪酬与晋升上缺乏竞争力。数据显示,海外同类人才平均入职13年后即可达到薪酬峰值,而韩国从业者需工作19年才能达到。

除薪资差距外,韩国研究生态与职业发展环境同样是促使人才“逃离”的关键因素。海外从业者在研究生态、工作条件、薪酬及晋升机会上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韩国从业者。韩国央行负责人表示,尽管韩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并不低,但存在投入效率偏低、研究环境封闭等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因缺乏必要的科研支持被迫出走。

韩国央行报告指出,理工科人才外流背后更反映出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层偏差。高中阶段的顶尖学生“相当一部分流向医疗领域”,直接导致理工科研究与创新人才供给不足。

为应对持续扩大的人才外流趋势,韩国央行提出多项建议,包括从税制、研发投入与体制改革入手,建立灵活化的薪酬体系,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以提高研发投入效率;同时完善硕士级研究人员职业晋升通道,扩大与海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海外经验人才回流”的良性循环。专家认为,年轻理工科人才赴海外工作并非完全负面,关键在于政府能否通过完善制度激励与科研支持体系,引导他们在积累国际经验后回国发展,为国内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环球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2408.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