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文件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蓝图,并首次提出“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释放了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信号。
关于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方向,人们关注是向前延伸到幼儿园阶段还是向后延伸到高中阶段。在此之前,全国多地已有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的初步探索。例如,珠海实行高中免费教育政策,成都开始试点“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
《建议》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提到,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办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此外,《建议》还提到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建议》还强调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2007年,珠海在全国率先推出12年免费教育政策,不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和学费,还将免费教育覆盖范围延伸至高中阶段,每年投入近2亿元财政补贴。同年,陕西省吴起县也将免费教育范围扩大到十二年教育,将高中教育纳入免费范围。2008年,河北唐山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公助在校生的基本学费。这些举措为全国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4年7月印发《北京市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稳定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目标是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以上。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也于2024年11月印发《山东省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高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水平,到2027年,60%以上县(市、区)达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加大高中阶段学校学位供给,到2026年各设区的市高中阶段学校学位供给率达到100%及以上,全面满足初中毕业学生继续就学需求。西藏自治区已经实行15年免费教育,从2007年起逐步扩展至各个教育阶段。
四川成都近期迎来多所“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学校和“初高”六年贯通式学校。这些学校在国家规定学制、课程和教材基础上,探索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或初高中六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贯通培养。进入这些试点学校相关班级的学生可以免除“小升初”、中考等阶段性考试。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预计首年将惠及约1200万名幼儿。这一系列成就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实投入,更在普及程度、财政基础和制度实践上为“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朱益明表示,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对优质教育有新期待,这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今年秋季学期,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惠及约1200万人,为教育公平写下了生动注脚,也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体现。《建议》的新部署可以推动幼儿园、小学、中学等不同阶段教育更好衔接,为青少年提供坚实、可靠和更佳的教育环境,夯实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基础。
今年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在世界范围内作比较,中国已经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教育部持续推进扩优提质,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大力推进县中改革,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了27.5个百分点,达到了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达到现在的60.8%,提高了一倍多,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上游新闻,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