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黄仁勋为何减持英伟达 理性财富管理与行业信心并存

黄仁勋为何减持英伟达理性财富管理与行业信心并存!2025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其CEO黄仁勋在此期间按计划售出了最多600万股股票,自6月以来累计...

黄仁勋为何减持英伟达 理性财富管理与行业信心并存!2025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其CEO黄仁勋在此期间按计划售出了最多600万股股票,自6月以来累计套现超过10亿美元。尽管公司股价半年内飙升40%,市值屡创新高,但核心高管持续减持的行为却显得有些矛盾。实际上,这种操作反映了科技巨头掌舵者在财富管理和行业趋势判断上的理性。

黄仁勋为何减持英伟达 理性财富管理与行业信心并存

黄仁勋的套现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透明且规范的长期规划。今年3月,他依据美国SEC的10b5-1规则制定了年底前的售股计划,规避了内幕交易嫌疑。从执行细节来看,这场减持分散在近5个月内完成,最后一笔2.5万股的出售于10月29日结束,避免了短期集中抛售对股价的影响。套现后,黄仁勋仍持有约6978万股英伟达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3.5%,价值超过1330亿美元。此次减持量仅占其持股的一小部分。此外,他还向名下基金会及捐赠人建议基金捐赠了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股票,将财富回馈与资产调整并行,展示了成熟的财富管理逻辑。

黄仁勋为何减持英伟达 理性财富管理与行业信心并存

英伟达能在高管减持期间实现“越卖越涨”,关键在于其在AI浪潮中的强劲基本面。作为全球AI芯片的核心供应商,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持续爆发。最新财报显示,公司单季度营收达46.74亿美元,同比增长55.6%,其中数据中心收入占比超过85%,成为增长的主要引擎。市场对AI算力的需求仍在激增,英伟达的AI芯片订单已排至2025年下半年,这种“卖方市场”格局让投资者对其盈利能力充满信心。11月的GTC大会上,黄仁勋宣布了一系列新合作伙伴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推动市值四个月内从4万亿美元跃升至5万亿美元,这种增长速度在科技行业史上极为罕见。

黄仁勋的套现行为还反映了科技巨头高管的共性财富策略。在看好公司长期前景的同时,通过适度减持实现资产多元化和风险对冲。黄仁勋持有英伟达股票已超过20年,此时套现部分股权既能锁定长期积累的浮盈,享受美国长期资本利得税的优惠税率,也能将资金配置到房地产、私募股权等抗周期资产中,降低单一公司股价波动对个人财富的影响。目前,黄仁勋的个人财富达1760亿美元,年内增长613亿美元,位列彭博亿万富翁指数第九,其99%以上的资产仍与英伟达深度绑定,证明他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黄仁勋的减持并非孤立事件。今年前三季度,英伟达内部人士合计出售近15亿美元股票,2024年全年出售额预计超过20亿美元,远超2023年的4.62亿美元。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全球销售负责人Jay Puri等高管因公司股价上涨跻身“十亿级富豪”行列,董事会成员Tench Coxe、Mark Stevens的财富分别达75亿美元、125亿美元。这种“集体财富盛宴”背后既有AI行业爆发的时代红利,也体现了对市场周期的理性敬畏。当前英伟达市盈率接近60倍,远超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部分分析师已提示“估值过高”的风险,认为需警惕AI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的潜在波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黄仁勋的套现操作提供了重要启示: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不应纠结于高管的短期减持行为,而应聚焦核心基本面。英伟达的真正竞争力在于其在AI算力领域的技术壁垒与订单储备,只要全球AI产业仍在高速发展,公司的增长逻辑就不会轻易改变。黄仁勋在套现后仍保留绝大部分股权传递出一个信号:减持的是“部分收益”,而非“长期信心”。在这场科技与资本的狂欢中,理性看待短期波动、坚守长期价值才是穿越市场周期的关键。黄仁勋为何减持英伟达 理性财富管理与行业信心并存!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网易,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155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