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我真棒!是全红婵对自己183天坚持的嘉奖 是对所有质疑的有力回应 坚韧成就传奇

2025年11月2日晚,广州奥体中心跳水馆内欢呼声震彻夜空。18岁的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完成最后一跳,标志性的“水花消失术”再度上演,全场观众瞬间沸腾。她们以235.86分的总成绩,以0.9分的微弱优势...

2025年11月2日晚,广州奥体中心跳水馆内欢呼声震彻夜空。18岁的全红婵与搭档王伟莹完成最后一跳,标志性的“水花消失术”再度上演,全场观众瞬间沸腾。她们以235.86分的总成绩,以0.9分的微弱优势力压劲敌,为广东队锁定全运会跳水女团冠军。赛后,全红婵在社交平台写下三个字:“我真棒。”这简短的字句背后,是五个多月来伤病困扰、发育挑战与舆论风暴交织的漫长煎熬。

我真棒!是全红婵对自己183天坚持的嘉奖 是对所有质疑的有力回应 坚韧成就传奇

时间回到2025年5月,武汉全国跳水冠军赛的退赛公告让全红婵的名字首次与“伤病”绑定。彼时,距腓前韧带损伤伴关节腔积液的旧伤复发,迫使她放弃了后续的世锦赛等重要赛事,开启了长达183天的沉寂期。而这场伤病的根源早在巴黎奥运会后埋下伏笔。2024年跳水世界杯上,她不敌队友陈芋汐斩获银牌,未曾想这枚奖牌引来的不是安慰,而是“全红婵凉了”“天才掉链子”的冷嘲热讽。更残酷的是,青春期的发育关如期而至——从东京奥运会时1米43的身高、38公斤的体重,到如今1米53的身高、46公斤的体重,这对常人而言再正常不过的变化,对跳水运动员却是致命挑战:每增重一公斤,起跳高度就减少2厘米,空中重心极易偏移,曾经能稳定拿到95分以上的207C动作,一度跌至60多分。

赛场之外的舆论攻击更让人心疼。2025年9月,全红婵进入暨南大学深造,这本是运动员兼顾学业与事业的典范,却被部分网友歪曲为“免试入学没本事”,甚至遭受“从汉语拼音学起”“没教养的文盲”等恶意攻击。有人拿她的开学照片大做文章,嘲讽她“胖成这样”,全然无视跳水运动员发育期间体重控制的艰难;老家盖房被批“炫富”,母亲戴金镯子遭骂“忘本”,就连回乡过年时,都要面对游客围堵住所的困扰,迫使村里增设安全围栏与无人机反制设备。这些无端指责如潮水般涌来,而她只是默默将教练何威仪“慢一点,但别停”的叮嘱贴在更衣柜门上,当作每日的精神指引。

那段日子里,训练馆与康复室成了全红婵的全部世界。为对抗易胖体质与发育带来的体重增长,她每天多次测量体重,饮食控制精确到“克”级别;体能跟不上,就加练力量训练;动作找不到昔日感觉,就日复一日重复数百次跳跃,直到水花重新变得听话。别人休息时,她泡在康复池里接受高压氧舱治疗与中医针灸;手腕挫伤未愈,就带着预防性包扎坚持训练,即便疼得咬牙,也从未中断对407C等高难度动作的打磨。面对网络黑评,这个不善言辞的姑娘选择用最直接的方式回应——面对无端劝减肥的评论只回一个问号,将所有情绪都化作训练时的爆发力。

复出之战的选择彰显了她的成熟与清醒。尽管最初报名了团体、双人、单人三个项目,但为规避高强度赛程可能导致的伤情反复,团队最终决定让她放弃单人项目,集中精力备战团体与双人赛事。决赛场上,首跳107B动作便斩获76.50分的全场最高分,随后两跳稳扎稳打,同步性与入水质量始终保持顶级水准,裁判的高分与解说员“控制力依旧恐怖”的赞叹,印证了她“天花板级”的技术底子。

站在领奖台上,全红婵紧紧握着金牌,指尖轻轻摩挲,没有张扬的笑容,只有深吸一口气的释然。从14岁东京奥运会三跳满分的横空出世,到18岁历经伤病与质疑后的强势回归,四年时光让这个姑娘褪去了稚气,多了份坚韧。全红婵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强者从不是永不跌倒,而是在跌倒后依然能站起来,活得更挺拔。“我真棒”,这三个字是全红婵对自己183天坚持的嘉奖,是对所有质疑的有力回应,更是一位年轻运动员对热爱的坚守。当水花再次为她沉寂,当掌声再次为她响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枚金牌的荣耀,更是一颗在淬炼中愈发璀璨的体育之心。未来的路还长,洛杉矶奥运会的号角已悄然吹响,而这个曾在困境中咬牙前行的姑娘,必将带着这份坚韧,续写属于她的跳水传奇。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上观,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152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