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高中生被迫电诈时刷到父亲寻子新闻?网友:为何关押又释放

18岁的胡一啸被骗至缅北电诈园区51天,因拒绝服从遭暴晒殴打,却在意外看到父亲寻子新闻后,犯罪团伙权衡风险将其释放——这背后是精明的利益计算:当'麻烦'大于收益,止损就成了最优解。...

18岁的胡一啸被骗至缅北电诈园区51天,因拒绝服从遭暴晒殴打,却在意外看到父亲寻子新闻后,犯罪团伙权衡风险将其释放——这背后是精明的利益计算:当'麻烦'大于收益,止损就成了最优解。

2025年6月,安徽庐江18岁高中生胡一啸因轻信高薪兼职信息,被诱骗至缅北电诈园区,被迫从事诈骗活动51天。期间因拒绝服从遭暴晒、殴打,后在配发手机上意外刷到父亲胡宗兵的寻子新闻,犯罪团伙次日将其关押,3天后释放。‌‌

高中生被迫电诈时刷到父亲寻子新闻?网友:为何关押又释放

关于胡一啸在缅北电诈园区被关押3天后又获释的原因,目前并没有来自犯罪团伙或官方的直接说明。但根据胡一啸本人的回忆和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其背后很可能涉及犯罪团伙对风险与利益的权衡。

关押与释放的可能原因:

根据胡一啸的讲述和多方报道,整个事件的时间线和可能的原因可以梳理如下:

2025年7月某日:胡一啸在配发的手机上刷到父亲寻子新闻。 意识到胡一啸的失踪案已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事情可能闹大,风险增加。

当晚:犯罪团伙将胡一啸关进小黑屋。 可能是为了隔离和观察,防止他借机与外界联系或做出过激行为,同时评估如何处理这个"麻烦"。

关押3天后:组长将他释放,并给了他1000元钱。 - 降低风险:意识到继续扣押已无经济价值且风险高。 - 避免事态升级:担心案件热度引来更严厉的打击。 - 一种"封口"或"安抚":给钱可能是想缓和关系,避免胡一啸日后进行报复或揭露更多信息。

总结

总而言之,犯罪团伙对胡一啸先关押后释放的举动,更像是一次精明的风险控制。当意识到这个无法创造业绩、还可能引来巨大麻烦的"资产"不再有价值时,他们选择了"止损",将其释放。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0759.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