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网

缅北电诈窝点里的父子“云端重逢”:高中生被迫行骗时刷到父亲寻

高薪游戏代练"的招聘广告背后,是血腥的诈骗陷阱。17岁的小林为给父亲筹医药费被骗至缅北,沦为诈骗集团的"37号机器"。49天后,一条新闻推送让他找回自己的名字——父亲徒步三省寻找,最终通过IP定位将他解救。少年在诈骗邮件里植入"救救我"的暗...

高薪游戏代练"的招聘广告背后,是血腥的诈骗陷阱。17岁的小林为给父亲筹医药费被骗至缅北,沦为诈骗集团的"37号机器"。49天后,一条新闻推送让他找回自己的名字——父亲徒步三省寻找,最终通过IP定位将他解救。少年在诈骗邮件里植入"救救我"的暗号,成为警方破案关键。

缅北电诈窝点里的父子“云端重逢”:高中生被迫行骗时刷到父亲寻

昏暗的电脑屏幕泛着冷光,17岁的小林机械地复制着第238条诈骗话术。突然,某新闻客户端弹窗跳出一张熟悉到心痛的面孔——父亲举着他的中考准考证站在家乡派出所门前,照片上方赫然写着"寻找被诱骗至缅甸的儿子"。这个被电诈集团称为"37号机器"的少年,终于在沦为行骗工具的第49天,通过一条推送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招聘广告背后的血腥陷阱

三个月前,小林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高薪游戏代练"招聘信息。对方承诺的月薪2万、包食宿等条件,让这个想为父亲分担医药费的高二学生心动不已。抵达所谓"公司"的瞬间,小林才看清铁栅栏后的真相:园区四角设有狙击哨塔,"同事"们眼神呆滞地敲击键盘,墙上用红漆刷着"诈骗是福报"的标语。

新人的"上岗培训"残酷得超乎想象:背不出诈骗剧本就关进狗笼,完不成日指标要遭受"电棍按摩"。小林回忆:"组长说我们连畜生都不如,畜生还能卖肉,我们只有骗人才有价值。"他的工位抽屉里塞着13张未寄出的求救纸条,每张都浸透着汗水和泪渍。

那条改变命运的新闻推送

2023年11月7日下午,小林正伪装成理财顾问诱骗国内老人。突然,工作电脑右下角弹出的本地新闻窗口,赫然显示着父亲憔悴的面容。报道显示这位安徽农民徒步走访三省,拿着儿子照片挨个询问网吧和职介所,最终通过IP定位确认小林被困缅北。

"我爸穿着我初中校服,举的寻人启事都卷边了。"小林死死盯着屏幕上父亲龟裂的嘴唇,发现视频背景竟是自家堆满药瓶的饭桌。这个细节击碎了他最后防线——母亲尿毒症需要每周透析,父亲竟为寻他放弃治疗。当天深夜,小林冒险将新闻页面截图藏进袜子夹层,这成为他后来被解救的关键证据。

藏在代码里的求生信号

观察到诈骗系统存在漏洞后,小林开始实施疯狂计划:在给受害者发送的"投资链接"中植入特殊字符。连续7天,他故意在22:15分的诈骗邮件里重复嵌入"安徽""救救我"等关键词。这个密码最终被云南网警破译,通过追踪邮件IP锁定园区位置。

2024年元旦行动中,中缅警方联合救出包括小林在内的23名受害者。被抬上救护车时,少年怀里紧攥着打印出来的新闻截图。如今正在接受心理干预的小林,手机里存着父亲最新录制的视频:"傻孩子,爸爸找你的时候,每到一个城市就先找电线杆——因为知道你会看着天空。"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nwhw.com/news/20714.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