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职位背后暗藏陷阱!太原网安破获一起虚假招聘案,嫌犯非法获取并出售3200余条个人信息获利近万元。求职谨记:核实企业资质、警惕异常待遇、保护敏感信息,遇泄露立即报警。
近日,山西太原迎泽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利用某网络招聘平台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吴某被依法刑拘。

这起由山西太原网安部门破获的案件,是一起典型的通过虚假招聘非法获取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一、 什么是“侵公案”与案件关键点
“侵公案”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的简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之一,此罪指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这起“侵公案”主要有以下关键点:
· 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吴某通过在网络招聘平台虚构高薪职位,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从而非法获取应聘者的姓名、手机号、即时通讯软件账号及履职经历等敏感信息。
· 违法行为与规模:吴某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牟利,累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3200余条,获利9800余元。
· 案件定性:吴某的行为因涉嫌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被依法刑拘。根据刑法,此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此案也提醒求职者在网上求职时需提高警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主动保护个人信息:
· 选择正规平台:尽量选择知名、正规的招聘平台,并在投递简历前核实企业资质,例如通过企业官网或工商信息查询平台进行验证。
· 谨慎提供信息:不轻易向未经验证的招聘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警惕那些职位描述模糊、待遇异常优厚,但面试流程简单的招聘信息。
· 管理信息载体:妥善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机票等单据,丢弃前务必涂抹关键信息。
· 把好手机权限关:谨慎下载非官方APP,对于不明链接和软件,拒绝其不必要的权限申请,如读取通讯录、位置等。长期不用的账号及时注销。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你可以立即冻结相关账户、修改重要密码,并保留证据拨打110报警。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