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茶楼里15元的茶位费即将成为历史!新规明确禁止强制收取未公示费用,商家须提供免费基础茶水选项。陶陶居试点取消茶位费后营业额反增12%,这场持续多年的'茶杯风波'终将还消费者明白账单。
走在广州老城区的茶楼里,一壶普洱还没上桌,账单上已赫然出现"茶位费15元/位"的条目——这种延续数十年的餐饮行业惯例,终于迎来法律层面的规范。近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明确将"强制收取茶位费"列入违法经营行为,标志着这场关于"一元茶水该不该收"的争议即将画上句号。

"隐形消费"的前世今生
茶位费最早可追溯至民国时期的广府茶楼,最初是弥补"占位饮茶"经营成本的合理收费。但近年来演变出令人瞠目的乱象:深圳某高端餐厅收取198元/位的"观景茶位费",成都火锅店将消毒餐具包装成"茶艺体验"收费,更有店家对明确表示不需茶水的顾客照收不误。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国餐饮企业每年收取的茶位费总额预估超200亿元,其中约三成属强制消费。

新规背后的消费逻辑
修订后的条例第48条特别强调:"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等方式强制收取未标明的费用"。这意味着今后商家必须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标准和可选项目,消费者有权拒绝支付未提前告知的茶位费。市场监管部门将配备"扫码辨费"系统,顾客通过扫码即可核对菜品价格与额外收费是否合规。
餐饮业面临转型升级
广州老字号"陶陶居"已率先试点"零茶位费"模式,通过提高菜品单价0.5-1元平摊成本,反而实现营业额增长12%。中国烹饪协会专家指出:"取消强制茶位费倒逼企业回归菜品本质竞争,那些靠茶水牟利的商家将面临洗牌。"值得注意的是,新规仍保留自愿选择的高端茶饮服务,但要求必须提供免费基础茶水选项。
消费者如何应对过渡期
在条例正式实施前的窗口期,消费者遭遇强制收费时可采取"三步维权法":首先要求出示收费依据,其次保留支付凭证,最后通过12315平台"一键投诉"。深圳市消委会近期测试显示,明确提出异议后,87%的商家会当场取消茶位费。这场持续多年的"茶杯里的风波",终将以法律的形式还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账单。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成哥看世界,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