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家王虹在34岁时获得了2025年塞勒姆奖,表彰她在调和分析与几何测度论领域的重大贡献。该奖项被视为菲尔兹奖的风向标。同时,加州理工学院数学教授Vesselin Dimitrov也因在丢番图几何与数论方面的基础性贡献获得同一奖项。陶哲轩对两位获奖者表示了祝贺。
就在前一天,王虹还荣获了ICCM数学奖金奖,这一奖项被誉为华人数学界的“菲尔兹奖”。几乎在同一时间,她接连获得两大重要奖项,使她距离菲尔兹奖似乎只有一步之遥。此前,王虹曾一度登上2026年菲尔兹奖得主赔率榜首。
塞勒姆奖设立于1968年,以纪念法国数学家Raphaël Salem,主要奖励在傅里叶分析或相关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历史上,已有十位塞勒姆奖得主最终获得了菲尔兹奖,其中包括陶哲轩。他在2000年获得塞勒姆奖后,六年后便赢得了菲尔兹奖。
王虹在挂谷猜想等经典难题上的突破,使她成为下一个菲尔兹奖得主的有力竞争者。丘成桐曾盛赞她是年轻一代最伟大、最重要的中国学者。今年6月,她在北大讲座时,韦东奕也认真听课并与其探讨问题,这进一步证明了她在数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王虹出生于桂林,父母都是普通教师,家庭书香氛围浓厚。尽管四岁时右臂意外烫伤,但她并未因此动摇求知的决心。五岁入学时,她已经掌握了全部一年级的知识,并直接跳级进入二年级。此后,她又在六年级时再次跳级升入初中。2004年中考,她考入桂林中学,并在高手如云的重点高中脱颖而出。
2007年,16岁的王虹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一年后转入数学科学学院。本科毕业后,她先后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巴黎南大学获得数学学位。2019年,她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学位,导师是Larry Guth。博士毕业后,她的学术之路愈发璀璨。2021年,她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并入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担任助理教授。2023年,她加入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担任副教授,并于2025年晋升为正教授。目前,她还是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的数学常任教授。
近年来,王虹在挂谷猜想领域的卓越研究让她名声大噪。2022年,她获得了玛丽亚姆·米尔扎哈尼新前沿奖,表彰她在限制性猜想、局部光滑性猜想及相关问题上的突破性研究。此外,她还在《数学年刊》、《数学新进展》及《杜克数学杂志》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2025年,她与哥伦比亚大学Joshua Zahl教授合作,用一篇长达127页的证明解决了三维挂谷集合猜想,引起了广泛关注。
挂谷猜想起源于1917年日本数学家S. Kakeya提出的问题:在平面上,若要让一根单位长度的针绕自身旋转180°,所需最小面积是多少?这个问题逐渐演化为在高维空间中寻找一个体积接近零但仍包含每个方向上一条单位线段的几何。王虹和Zahl的研究解决了三维空间中的关键版本,即任何挂谷集合的Minkowski维数和Hausdorff维数都是3。
尽管王虹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令人瞩目,但能否在2026年获得菲尔兹奖仍存在不确定性。四年一届的菲尔兹奖竞争极为激烈,许多学术成就达到菲尔兹级别的数学家也曾与奖项擦肩而过。然而,从各方判断,她的获奖可能性非常高。无论结果如何,王虹已为这个时代留下了深刻的数学印记。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