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傍晚,济南大观园的李记糖葫芦店前排起了长队。刚下班的张女士踮脚张望,询问店内是否还有奶皮子糖葫芦。老板李惠成夫妇正忙着给糖葫芦串裹奶皮。
店里售卖的冷萃酸奶奶皮子糖葫芦、菠萝蜜夹草莓和草莓花朵糖葫芦吸引了众多顾客。李惠成表示,这种热度让他感到意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从街头3元一串的传统小吃到如今成为社交平台“顶流”的20元网红单品,今年的季节网红食品非糖葫芦莫属。
在李记糖葫芦店前,不时有人前来询问是否有冷萃酸奶糖葫芦。这类糖葫芦都是现点现做的,不能提前做出来,否则糖衣和奶会融化,影响口感。店里国庆假期后开始推出这个系列产品,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开始备料,傍晚时分就卖得差不多了。店员展示了操作流程:将晴王葡萄苗划开,把冷萃酸奶抹进去,再裹上撕成薄片的奶皮,最后裹上糖衣。这样做出来的糖葫芦既有奶皮的糯劲和奶香,又有冷萃酸奶的酸爽,中和了传统糖葫芦的甜腻。目前有山楂、草莓、晴王葡萄三种水果可以选择,冷萃酸奶和奶皮子也可以选择都加或者单加一种,售价在15元-25元之间。这种吃法其实来自哈尔滨中央大街,去年曾尝试过但未火起来。
排队20分钟后,张先生终于买到两串草莓口味的奶皮子糖葫芦。他第一次吃是在抖音上看到的,觉得奶皮咬下去奶香十足,与草莓的酸甜特别搭。他拍照发朋友圈,虽然比普通糖葫芦贵了不少,但口感很特别,尝一尝还是很不错的。据李惠成介绍,这款糖葫芦自10月初推出以来,日均销量稳定在200根以上,周末更是能突破300根。
无独有偶,在济南唐冶的一家糖葫芦店,周六下午排队的队伍已排出了一百多米。曲水亭街的“老济南酸蘸儿”也上新了同款奶皮子糖葫芦。不只是济南,杭州、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的奶皮子糖葫芦同样掀起热潮。
每年入冬前,糖葫芦都会以不同“新身份”引发关注。2023年,一米长的“巨型糖葫芦”成为网红打卡道具,不过这款产品热度仅维持了两个月。此外,花朵形状的“造型糖葫芦”、裹着巧克力的糖葫芦也曾风靡一时。今年,除了奶皮子款,榴莲糖葫芦、菠萝蜜夹草莓糖葫芦也占据了社交平台热搜。李记糖葫芦店里,榴莲糖葫芦定价58元一串,串着两大块榴莲肉,吸引不少消费者尝试。李惠成认为,今年奶皮子冷萃酸奶糖葫芦分量不大,口感更丰富,销售火热的时间应该会更长一些。
这些网红单品的共性在于精准把握了“微创新”的尺度。不改变糖葫芦的核心形态,只在食材搭配和口感上做加法,既降低了消费者的接受门槛,又创造了打卡价值。然而,网红糖葫芦的同质化竞争也在加剧,一款产品火了,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仿制品。
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让“微创新”效果放大。基本上每一位买到奶皮子糖葫芦的消费者,都会先用手机拍招牌分享在社交平台。李记糖葫芦店也专门运营了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奶皮子糖葫芦售卖和食用场景。小红书上有关“奶皮子酸奶”的话题热度超630万。
看似小巧的糖葫芦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作为原料核心的山楂种植产业。对于以济南为代表的山东糖葫芦商户而言,本土及周边丰富的山楂资源让他们在原料采购上具备天然优势。李惠成透露,店内常年选用河北产的山楂,但山东本地的山楂品质同样出众。山东山楂种植历史悠久,得益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适中,培育出的山楂果形饱满、酸甜度均衡,不仅适合制作糖葫芦,也是加工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等制品的优质原料。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山楂种植面积达210万亩,年产量突破320万吨,加工制品占比超60%,产业规模已达1200亿元。其中,山东作为全国山楂核心主产区之一,贡献度尤为突出。全省山楂种植面积达45万亩,年产量7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4.4%。在山东临沂,当地已形成集山楂种植、收购、初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仅平邑县就有超 10万亩山楂种植基地,年产值超15亿元,不仅供应省内商户,产品还远销河北、河南、江苏等周边省份。
对于李惠成这样的基层商户来说,稳定的原料供应是生意运转的关键。这几年产自河北的山楂价格基本稳定在8-9元一斤,偶尔受天气影响会有小幅波动,但山东本地货源充足,就算外地价格涨了,也能及时从省内调货,不用担心断供。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齐鲁壹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