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美国两架军机在南海坠毁。特朗普从马来西亚飞往日本途中对记者发表讲话,称这两起连续坠机事件“非常不寻常”,并暗示可能是燃料出了问题。
据报道,美国现役最老航母“尼米兹”号的谢幕之旅成为一场灾难。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通报称,该航母搭载的两架舰载机当天接连在南海坠毁。近年来,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重大事故接连不断,这背后体现的是美军疲于奔命的恶果。
根据太平洋舰队的声明,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2时45分左右,一架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从“尼米兹”号航母起飞执行“例行行动”时,在南海海域坠毁。三名飞行员成功获救。当天下午3时15分,同样从该航母起飞的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执行“例行行动”时也在南海海域坠毁。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并被安全救起。目前这两起事件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根据五角大楼的规定,飞行事故按照严重等级分为四大类,最严重的A级是指造成飞行员死亡、永久性完全残疾或直接损失成本超过250万美元。这次“尼米兹”号在南海损失的MH-60R“海鹰”直升机和“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一标准,因此两起事故都属于A级事故。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美国海军的A级事故明显偏高。2025财年(截至9月30日)美国海军已经报告了12起A级事故,明显高于前两年。今年发生的重大坠机事件包括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在北岛海军航空站附近坠毁、“杜鲁门”号航母上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海等。
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美国在南海一天内先后坠毁一架舰载战斗机和一架直升机并非偶然。美军长期在南海、亚太及全球范围内维持高强度战备状态,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上升。他认为,此次事故很可能与操作疏忽或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另一位专家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飞行员训练时间下降可能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五角大楼报告证实,无论是美国海军还是空军,飞行员的相关训练时间都在下降。
接连两次坠机事故让“尼米兹”号航母的谢幕之旅显得极为尴尬。当前该航母正在执行服役期内最后一次部署,它于3月26日从美国西海岸出发,在完成长达7个月的部署之后,目前正在返回美国本土的途中,于10月17日进入南海。“尼米兹”号是当前美国海军最老的一艘航母,长期的高强度部署也造成该航母的设备损耗严重,近年曾多次爆出装备老化、系统失灵的问题。
据介绍,与常规动力航母不同,“尼米兹”号能够服役多久主要由其核反应堆的寿命决定。按照原始设计,该航母的核反应堆理论极限寿命只有50年。2024年11月,“尼米兹”号接受美国海军审查后被认定为“符合适航和战备标准”,允许它继续服役,正式退役时间被推迟到2026年,但受限于核反应堆寿命,它的实际部署时间仅限于2025年。
无论是接连不断的舰载机重大事故,还是“尼米兹”号的狼狈谢幕,都折射出美国海军当前的困境。例如美国造船业积累的维护工作越来越多,导致美国海军舰队可用舰艇数量大打折扣。在新舰建造方面,情况同样严重。由于接替“尼米兹”号的“肯尼迪”号航母最快也要在2027年交付,形成战斗力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美国海军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减少到10艘,能够出动的航母数量更少。同时美国海军规划的多个项目也都存在不同程度推迟。
专家认为,当前美国海军在规模上依然拥有存量优势,但五角大楼无节制地使用,正在导致美国海军陷入困境,近年接连不断的各种事故反映了这种恶化的趋势。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鲁中晨报,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