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墨林在回忆杨振宁与南开大学的情缘时提到,杨先生来南开通常住在宁园,这是陈省身先生在南开的家。作为杨振宁的学生及挚友,葛墨林最近谢绝了所有媒体采访,只在10月20日与南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分享了记忆中的杨振宁。
杨振宁从1986年到1996年间,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开大学,特别是在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1986年6月7日,葛墨林在北京饭店与杨振宁见面,得知杨先生计划去南开看陈省身,并考察南开是否有条件成立理论物理研究室。同年,杨振宁在陈省身邀请下指导并创建了南开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这也是他在中国参与创建的第一个研究室。
关于研究室的方向,陈省身简洁地表示“做振宁的方向”。在杨振宁指导下,研究室以“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等重要物理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室成立初期,杨振宁不仅在师资力量上给予支持,还请来了前苏联学派领袖法捷耶夫及其弟子到南开作报告和指导研究。
几年后,杨振宁认为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提出要请该领域最顶尖的学者前来交流。包括迈克尔·阿蒂亚、汤川秀树、邓肯·霍尔丹等大师都曾受邀访问南开大学。葛墨林提到,杨振宁对南开事务事无巨细,甚至亲自筹集资金并携带物资回来支持研究室的发展。
在南开,杨振宁多次强调“宁拙毋巧,宁朴勿华”的治学原则,并教导学生“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坚持中外一律平等。研究室培养了一批具有爱国精神的人才,如孙昌璞成为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还有多人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学者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1986年至1996年,杨振宁多次到访南开大学,有时一年来访三次。即使后来创办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所,杨振宁与南开的联系也从未中断。2001年,他在南开大学做了题为《美与物理学》的学术报告;2017年参加了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的会议。杨振宁的身影在不同时期定格了他与南开的深厚情谊。
本网通过AI自动登载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本站仅做信息存储供学习交流。




